
2005年11月25日,国家气候委员会气候应用与服务分委员会第三次委员会议召开。来自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农科院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水利部水文局、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监测院等部门的11位委员出席了会议。国家气候中心近30位科研业务骨干应邀参加了会议。
气候应用与服务分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8月,是国家气候委员会四个分委员会之一。分委员会的牵头单位为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委员主要由上述部门专家组成。气候应用与服务分委员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测、影响评估、服务及对策建议;推进气候资料共享和资源整合;研究各类用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和建立气候应用信息库和专向服务系统,实现快速、便捷、有效地为用户提供参考资料和气候信息;为国家安全、环境外交、合作与交流提供技术支撑。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气象组织国家气候委员会第14次届会上,特别强调了气候应用与服务工作的重要。
气候应用与服务分委员会主任董文杰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国家气候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戴晓苏处长在开幕式上讲话,分委员会副主任王彰贵研究员和高庆先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会议上,1)委员们分别介绍了本部门2005年度气候应用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各个部门在气候监测、防灾减灾、对策建议方面都作出了突出成绩;2)讨论了2006年工作计划。其中包括确立年度工作重点,发挥部门优势,联合开展工作;3)《中国应用与服务计划》修改分工。根据国家发展需求,按照国家气候委员会《纲要》,完成《计划》的编制。
国家气候委员会气候应用与服务分委员会第三次委员会议名单
(2005年11月25日)
委员会 |
姓 名 |
单 位 |
职 称 |
职 务 |
主任 |
董文杰 |
国家气候中心 |
研究员 |
主任 |
副主任 |
王彰贵 |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
研究员 |
室主任 |
副主任 |
高庆先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研究员 |
室副主任 |
委员 |
祝昌汉 |
国家气候中心 |
研究员 |
首席 |
委员 |
翟盘茂 |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 |
研究员 |
副司长 |
委员 |
罗 勇 |
国家气候中心 |
研究员 |
副主任 |
委员 |
王永光 |
国家气候中心 |
正研高工 |
|
委员 |
张 强 |
国家气候中心 |
正研高工 |
室主任 |
委员 |
张甲珅 |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
副研 |
处长 |
委员 |
郭建平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研究员 |
|
委员 |
周国良 |
水利部水文局 |
正研高工 |
副处长 |
委员 |
钟秀丽 |
农科院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所 |
副研 |
|
委员 |
郭泉水 |
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研究员 |
副所长 |
委员 |
宋家喜 |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
研究员 |
|
委员 |
唐 灿 |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监测院 |
高工 |
室主任 |
学术秘书 |
张 雁 |
国家气候中心 |
高工 |
|
国家气候委员会办公室 |
戴晓苏 |
中国气象局科技司气候处 |
副研 |
处长 |
陈志华 |
中国气象局科技司气候处 |
硕士 |
|
特邀 |
张培群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 |
正研高工 |
室主任 |
特邀 |
高 歌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 |
高工 |
室副主任 |
特邀 |
刘洪滨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 |
正研 |
室主任 |
特邀 |
吴统文 |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 |
正研 |
室副主任 |
特邀 |
封国林 |
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主任 |
正研 |
室副主任 |
特邀 |
|
国家气候中心科研业务骨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