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中心技术合作专栏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Technical Cooperation Column

气候知识,付诸行动

国家气候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形成了多个信息化业务系统,在气候业务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依托现有的信息化业务支撑系统,可以根据合作单位的具体业务需求快速定制开发专属业务系统。

CIPAS气候监测预测分析系统


气候监测预测分析系统(CIPAS)是国家气候中心面向气候监测、诊断、预测业务的核心业务系统,功能覆盖了基本要素监测,气候模式,海洋、大气环流、陆面冰雪、气候灾害、气候事件、诊断分析、预报产品制作等基础业务,实现了气候信息综合处理、分析及制作等全方位业务支撑能力。

业务功能丰富

CIPAS2.3新增和优化改进了大量的气候监测预测业务功能,国家级业务功能包括了10大类311小类,其中新增功能101小类、优化28小类业务。在国家级的基础上,新增省级业务704类。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与服务系统


为了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减轻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在国际谈判中的话语权,国家气候中心完成了“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与服务系统”。通过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技术实现气象灾害过程的智能化自动识别。对气候决策服务、气候变化外交谈判、气候与气候变化基本业务、国家气候风险评估服务、国家定常气候业务产品定制提供了业务支撑。

《最近五年我国气候生态环境变化评估》、《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水安全的影响评估》、《雄安新区气候适应性评估及对策建议》等决策服务材料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完成了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中国气候公报、中国气象灾害年鉴、全国气候影响评价、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等决策资料。

  • 9大气象灾害种类:暴雨洪涝、干旱、台风、高温热浪、低温冻害、雪灾、强对流、沙尘暴、雾霾
  • 七个重点行业影响评估:
  • 5大类数据分析20个模块
  • 实时产品:1200多个指标
  • 历史产品:15类共约30万张
海洋气候应用服务系统


基于海洋浮标资料、船舶资料、石油平台资料、岛屿站资料、海上测风塔资料、卫星遥感等数据资料,通过海洋气候服务系统生成中国近海海温监测、中国近海海面风监测、中国近海海冰监测、中国近海海浪监测、中国近海海雾监测等业务产品,形成风能资源、台风、海浪、海冰、海雾、海温的监测数据资料及相关应用产品。

风能资源管理与评估系统


基于多源海量观测数据和中尺度数值模式,运用观测资料同化技术,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高时空分辨率、长年代、多要素、精细网格的四维风能资源大数据。中国四维风能资源大数据具有高时空分辨率,水平格点3km×3km,垂直分层38层,其中200米以下垂直间隔为10米,共有1.6亿个三维网格,覆盖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公里,涵盖我国陆地和海域以及“一带一路”主要国家和地区。包含1995-2016年、逐小时、30 余种气候要素以及10余种能源衍生产品,数据总量达3PB。

结合海洋地理信息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提供我国离岸100km以内近海海域的精细化风场和海浪数据。

利用中国四维风能资源大数据直接驱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CFD),实现无塔条件下的风场微观选址和优化设计。鄱阳湖示范个例结果表明,水陆交界的复杂地形条件下,模拟风速与测风塔实测风速的误差在2.5%~10%之间。

提供覆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网格化风能资源数据,打造开放共赢的风电发展新生态。

提供全国、32个省(市、区)和2800多县域三级的风能资源空间分布图,反映不同空间尺度上多层(70-150米,每10米一层)的风速、风功率密度和可利用资源的分布状况;全国范围内单点上多层(70-150米,每10米一层)的风能资源关键参数、风向玫瑰图和风速的年际/月际/日(内)变化曲线图。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诊断、预测系统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诊断、预测系统”可实时提供干旱、洪涝、高温、低温冻害、强台风等5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诊断和预测信息,为防灾减灾服务提供技术支撑。这套系统现已具备准业务运行能力,在2011年西南干旱、2011/2012年冬季低温雨雪等事件的监测、诊断、预测业务服务中发挥作用,并连续3年应用于2009、2010、2011年汛期降水预测,成功预测了汛期降水主雨带位置,取得良好效果。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重大气象灾害监测、检测和预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针对中国干旱、洪涝、高温热浪、低温、台风等5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开展科技攻关,深入研究近百年来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规律,以及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变化的成因和形成机理,进一步完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网络体系,为中国各级政府和各行业应对气象灾害的决策、灾害风险评估和科学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

该项目同时还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风险及影响评估系统”和“重大气象灾害灾情收集整理分析评估系统”,并建立极端气候事件产品共享平台。

  • 2020年4月全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 2020年4月国外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
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系统


建立对各类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低温冻害、高温热浪、热带气旋、沙尘暴、大风冰雹、雪灾、雾、霾、酸雨和雷电)的监测指标体系,结合致灾因子监测和灾害影响评估模型的建立,实现对受气象灾害影响的相关行业的灾前预评估、灾中实时评估和灾后综合评估业务。可广泛应用于应急管理、水利、环保、农业、林业、渔业、气象、电力、城市及交通运输等领域。

系统功能:

  • 各类气象要素/天气现象/灾情实时监测及预警。
  • 各类气象灾害监测指标的计算及其体系的建立。
  • 气象灾害对各行业的影响评估(预评估、跟踪评估、综合评估)。
  • 基于GIS的各类气象灾害监测及评估产品。
  • 暴雨强度频次分布图
  • “特旱”情况加权频率图
  • 水系因子敏感性区划图
  • 暴雨洪涝模型计算效果图
  • 干旱模型计算效果图
  • 暴雨降水量图

国家气候中心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010-13810000982 010-58995744
    010-18810816998 010-58991551
  • whp_ncc@sina.cn  shaopch@163.com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国家气候中心 邮编:100081
    www.ncc-cma.net

国家气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