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气候预测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LCPS/CMA)是根据中国气象局文件(气办发〔2022〕5号),于2022年3月开始重组,2022年12月被批准成立的中国气象局重点开放实验室(气发〔2022〕139号)。是将“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和“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整合成立的部门重点开放实验室,也是“中国气象局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高校联合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提升联合实验室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发挥局-校科技合作平台效益”(气科函〔2022〕12号)的重要举措。
中国气象局气候预测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在中国气象局和南京大学局校合作框架下,基于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1995-2021年)和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2016-2021年)的研究团队,依托国家气候中心和南京大学,重建一个以气候动力学、气候变化和气候预测为主要研究领域的中国气象局重点开放实验室。实验室实行局-校合作双轮驱动,以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为原则,全面发挥局-校合作优势,以提高我国气候预测准确率这一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面向气候动力学和气候变化科学国际前沿,开展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预测关键科学技术合作创新研究,促进高校基础科学研究与国家气候预测业务有机结合,创新一流人才联合培养体制,探索跨单位联合实验室运行机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在气候动力学、气候变化和气候预测研究领域的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
实验室由固定研究人员和流动研究人员组成。重组后的研究人员80人,主要由国家气候中心和南京大学组成。其中固定人员49人,32人为教授/研究员,14人为副教授/副研究员,3人为助研。流动人员31人,包括21位教授/研究员,7位副教授/副研,3位助研。实验室实行联合主任责任制,分别由国家气候中心和南京大学相关责任人担任。实验室根据自身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任务组成四个创新研究团队即:东亚气候多尺度变异的机理和可预测性;全球气候系统和东亚区域气候模式发展;全球气候现象和东亚气候预测关键技术;气候变化的检测归因和影响评估。每个团队设立双联合组长,由两单位相关学术带头人担任。
实验室设立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实验室发展规划、重大学术活动和年度工作计划等,对实验室的发展、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等起指导和咨询作用。
一、历史沿革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成立于2008年5月,依托国家气候中心作为主体,以“小实体、大网络”方式联合中国气象局相关直属单位共同建设。2015年,气候变化中心调整为以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为主体,联合中国气象局国家级和省级有关业务科研单位共建的研究型业务机构,仍设在国家气候中心。2021年,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一步加强中国气象局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与服务支撑能力,中国气象局印发了《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建设方案》(中气函〔2021〕118号),对气候变化中心进行了调整和重建,将气候变化中心设立在国家气候中心,作为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科研、业务和服务的开放创新平台,牵头开展气候变化决策服务和战略研究、整体谋划、统筹规划等顶层设计工作,发挥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牵头和引领作用。
二、目标定位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提高中国气象局服务国家气候变化工作大局的业务科研能力,在国家气候中心进一步强化气候变化业务服务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围绕新时期“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以及气候韧性建设,强化气候变化工作顶层设计,汇集气候变化各方面人才,协同气候变化科研、业务、服务力量,继续做强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做大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做实气候变化减缓适应,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系统性和显示度,把中心建设成气候变化科技创新高地、业务服务品牌、人才培养集聚地。
三、主要任务
1.瞄准国际前沿,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研究,组织实施气候变化相关重大科技项目,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建设一流科研中心;
2.围绕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政策,牵头开展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深度参与国家和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法规、标准、战略制定,服务新时代发展大局;
3.牵头开展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内有关科技业务工作,深度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维护国家权益并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4.开展部门合作,围绕气候变化科学、风险评估、气候与能源系统耦合开展研究,与重点行业、领域和地区开展跨界合作与试点示范,推动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工作落地;
5.负责多边和双边气候变化业务科技的交流与合作;
6.承担中国气象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气候科技成果中试基地,是为落实《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2014-2020年)》(气发〔2014〕99号)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加强气象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气发〔2015〕80号)文件精神而建设的,其目的为增强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气候业务发展能力,完善气候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和机制,促进科研业务结合,提高气候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
2013-2014年,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启动了国家气候中心科研与业务结合试点工作,同时批准了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气候预测科研业务结合专项,以支持这一工作的开展。国家气候中心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创建了气候业务科研结合试验平台,推动气候监测预测科技成果业务转化和应用,探索建立业务骨干与科研专家创新合作机制。通过试验平台建设,开展了平流层大气的监测预测技术的转化应用,建立和改进了平流层监测业务能力;初步评估了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气候系统模式对MJO的模拟能力,开展了低频信号在延伸期-季节内尺度预报业务中应用,特别针对性开展了我国东部夏季降水低频变化的延伸期预报技术转化和开发,促进专家型气候业务人员的培养,并在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建设。
2015年,为促进科研业务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组织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等6单位开展中试基地建设试点,对中试基地定位、功能设计、建设目标、组织机构、运作机制、业务规范及流程、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相继下发《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加强气象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气发[2015]80号)、《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科技成果业务准入办法(试行)的通知》(气办发〔2018〕24号)和《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通知》(气办发〔2020〕10号)等文件。国家气候中心梳理总结了2013年以来科研成果业务化工作,围绕中试基地建设目标,进一步探索成果转化流程和科研业务结合机制。
气候科技成果中试基地是气候科技成果从产出到实现转化应用中间过程科技活动的载体,具备对科技成果进行测试与检验、集成与二次开发、评估与评价、技术示范推广、引导科技资源配置等功能。近年来,国家气候中心通过搭建气候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开展重点领域成果转化,探索科研与业务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已建立了气候科技成果业务转化平台。为了规范管理,国家气候中心先后制定了《气候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管理规定》、《气候科技成果业务转化准入认证管理办法》、《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等试行办法,实现了中试基地的规范化管理。2021年《气候科研成果转化中试平台V1.0》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通过几年的运行,中试平台已成功转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24项,其中18项成果已投入业务应用,实现了科研与业务的有机结合,另有8项成果仍在转化试验当中。
附表 中试基地试验项目列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中试状态 |
1 |
ENSO监测诊断预测系统(SEMAP2.1) |
已业务化 |
2 |
MJO监测预测系统(IMPRESS) |
已业务化 |
3 |
AO/NAO监测预测系统(MATES) |
已业务化 |
4 |
海冰监测预测系统 |
已业务化(并入MATES) |
5 |
CMME月季版本v1.0 |
已业务化 |
6 |
气候预测模式产品检验评估系统(VECOM) |
已业务化 |
7 |
大气污染潜势气候预测系统(CAPP) |
已业务化 |
8 |
热带气旋动力预测TCDPv1.0 |
已业务化 |
9 |
东亚重要环流型监测预测系统(PEACE) |
已业务化 |
10 |
延伸期关键环流 |
已业务化(并入PEACE) |
11 |
基于DERF2.0的高温预测系统 |
已业务化 |
12 |
智能网格气候预测系统1.0版(IGRIDv1.0) |
准业务化试运行 |
13 |
CWRF区域模式月季预测 |
准业务化试运行 |
14 |
青藏高原区域气候监测诊断预测系统(TPMAPS) |
准业务化试运行 |
15 |
BCC次季节模式月尺度预报检验 |
已结束(部分产品并入VECOM) |
16 |
BCC次季节模式候尺度预报检验 |
已结束(部分产品并入VECOM) |
17 |
全球海洋气候要素预测 |
已结束(部分产品并入SEMAP) |
18 |
ENSO衍生模态产品 |
已结束(部分产品并入SEMAP) |
19 |
全球极端事件监测预测 |
已结束 |
20 |
STPM全国气温降水延伸期预报系统 |
已结束 |
21 |
中国降水预测 |
已结束 |
22 |
西南旱涝预测 |
已结束 |
23 |
江淮热浪日数预测 |
已结束 |
24 |
东亚气候年际预测系统(EACIPv1.0) |
已结束 |
25 |
CMME-S2S版本开发 |
转化试验中 |
26 |
CWRF区域模式预测机器学习订正 |
转化试验中 |
27 |
基于SVD模态和降水倾向的季节气候预测系统(SMART) |
转化试验中 |
28 |
亚洲大范围降水和气温异常成因的动力诊断和数值模拟平台 |
转化试验中 |
29 |
高分辨率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环境监测预测 |
转化试验中 |
30 |
中国亚洲和全球机器学习气候预测 |
转化试验中 |
31 |
基于机器学习(LASSO+RF)方法的气候预测 |
转化试验中 |
32 |
气候年景预测 |
转化试验中 |
|
|
主管:中国气象局 主办:国家气候中心 主编:秦大河 |
Supervised by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Sponsored by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Editor-in-Chief: Qin Dahe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
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13年来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开展强强联合,发挥中国气象局在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社会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优势,双方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IPCC国内外活动、气象经济学研究等领域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其中在气候变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应对气候变化内政外交政策制定和实施、全球气候治理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主要成果
气候变化绿皮书系列年度报告13本,主题如下:
·2009:通向哥本哈根
·2010:坎昆的挑战与中国的行动
·2011:德班的困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2012:气候融资与低碳发展
·2013:聚焦低碳城镇化
·2014:科学认知与政治争锋
·2015:《巴黎协定》新起点新希望
·2016:《巴黎协定》重在落实
·2017:坚定推动落实《巴黎协定》
·2018:聚首卡托维兹
·2019:防范气候风险
·2020:提升气候行动力
·2021:碳达峰碳中和专辑
英文版3本:
·2012:CHINA’S CLIMATE CHANGE POLICIES
·2014:Chinese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the Environment-Annual Report on Action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2012)
·2020:Annual Report on China’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2017)-Implementing The Paris Agreement
其中,2019年和2020年度报告连续获得“优秀皮书奖”一等奖。
未来展望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事实越来越明确,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显著,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也越来越急迫。应进一步发挥中国社科院与中国气象局在自然和社会科学优势领域上的互补性,开展从气候变化自然科学研究、影响适应与脆弱性评估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等全链条合作,探索如何更好地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为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实施双碳目标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科技和政策支持。
国家气候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于2005年。中心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路,瞄准气候变化研究及气候预测应用服务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制定了“规模适度、稳步推进、保证质量”的博士后培养思路,凭借中心人才资源优势,先后引进20余位博士后科研人员进站工作,目前均发展成为气象部门的优秀骨干人才,充实到了我国气候与气候变化的科研、业务一线。国家气候中心拥有一支高层次科研、业务人才队伍,现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中国气象局气象领军人才5人,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10人,中国气象局青年气象英才6人,生态环境部科技领军人才1人。中心优越的业务科研环境和强大的导师队伍为博士后人员进站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