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日下午,中国科技部基础研究专项“淮河地区地表状况和大气边界层对汛期降水异常影响的观测研究”工作会议在气象科技大楼召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李维京研究员主持了会议。国家气候中心科学主任陈德亮博士、资深专家丁一汇研究员,以及项目组有关成员出席了会议。
“淮河地区地表状况和大气边界层对汛期降水异常影响的观测研究”项目共分为五个课题:1)淮河地区陆气相互作用研究;2)淮河地区冬春季土壤温湿异常状况对后期环流与降水异常分布的影响;3)淮河流域降水异常的物理概念模型研究;4)淮河流域陆气相互作用的气候数值模拟;5)改进区域气候模式陆面过程参数化。
该项目于2003年正式启动,主要通过与日本科技文部省科研项目“淮河地区低层大气与降水研究(LAPS,2002-2006)”合作,在淮河地区开展纵向剖面观测,获取东亚典型干湿气候过渡带—淮河流域的陆面异常状况和大气边界层各要素的高分辨率资料。主要目的1)通过利用试验观测资料,从陆气相互作用角度,着重研究淮河流域冬、春季陆面异常影响东亚夏季风的爆发和进退,进而影响我国汛期降水异常的物理机制;2)在此基础上,提出淮河流域冬春季降水异常和下垫面特征变异影响汛期降水的物理概念模型,并将其作为一个关键因子运用到汛期预测业务工作中;3)通过运用上述研究成果,改进和验证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模式中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提高模拟和预测能力。
该项目外场观测试验于2003年8月开始,已连续观测2年。主要开展由日方投入的多普勒风廓线仪、多普勒声雷达、边界层通量观测铁塔、自动气象站等观测项目;同时利用我国观测资源在淮河北部的阜阳开展加密探空观测,加强合肥多普勒雷达,以及寿县、萧县、肥西地面资料的收集。2004年阜阳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加密探空观测,2005年阜阳加密探空观测已于5月17日正式开始,目前中日科学家正在寿县进行加强的陆面及要素观测,安徽省气象局协助加强各方面的管理。
通过开展连续三年的观测(2003-2006年),可以获得较长序列的不同季节的大气边界层资料,以揭示研究淮河流域大气边界层特征及其对降水系统影响作用的季节变化。目前的观测分析表明:淮河流域冬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可以影响该流域夏季降水异常,证实了局地陆气相互作用以及局地水循环对降水的影响,为开展淮河流域季节预测提供了一个预测因子。
此次会议主要1)总结了阶段性研究进展;2)提出了加强试验资料库的建设;3)加强单点资料的分析及其与区域资料的对比分析;4)部署了下一段观测和研究任务,并进行了具体分工。6月下旬,中日项目负责人中村健治教授和李维京研究员将赴淮河考察;5)为今年9月拟召开的“第三次中日淮河地区低层大气与降水研究(LAPS)国际学术研讨会”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