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12月22日  星期日
CN / EN / 微信
位置:首页 > 气候科普
中心专家谈新一轮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
日期:2024-08-19
       今年4月入汛以来,强降水从南到北几未停歇,广东、广西、福建、安徽、江西、湖南、河南、辽宁、内蒙古等多地先后遭遇极端降水。面对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农业生产和作物布局面临挑战。2023年9月,中国气象局联合农业农村部等单位在新疆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调研。2024年在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西、河南、新疆、陕西7个省(区)启动试点。
       为何时隔40年再次启动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研究?如何评价中国农业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利弊?如何趋利避害,与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协同?近日,财新采访了新一轮农业气候区划试点工作组技术组副组长、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室研究员廖要明,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原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
       农业气候资源,是指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潜在能力,主要包括光资源、热量资源、水资源等。而农业气候区划是从农业生产的需要出发,根据农业气候条件的地区差异进行的区域划分,其任务在于揭示农业气候区域差异,分区阐述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区划委员会提出《中国气候区划》方案,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国家农业气候区划。1964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启动,后因“文革”中断。1979年,包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内的11家单位组成中国农业气候区划研究协作组,开始着手第二次中国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
      “第二次普查和区划工作历时6年多,在1985年基本完成。”廖要明向财新表示,普查对合理利用全国的农业气候资源、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作出了重要贡献,“之后中国农业生产的很多布局都是基于这次普查和区划的成果。” 但是,30多年前的区划已经不能反映当今气候变化引起的气候带摆动的事实,也不能反映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和作物布局发生的显著变化,更缺乏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最新研究成果响应。朱定真向财新表示,对于气候平均状态来讲,30年就是一个周期,如果再加上未来30年,肯定还有更大的变化。2019年,时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朱定真曾与经济届、农业届的三位委员共同提交了《关于聚力精准施策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气候区划的提案》。提案中称,与1951年—1980年相比,1981年—2010年中国有30个气候区出现了水平位置移动或范围盈缩。其中寒温带界线西缩、北移;暖温带北界东段北移,且最大北移幅度超过1个纬度;北亚热带北界东段越过淮河一线,平均北移1个纬度以上;中亚热带北界中段从江汉平原南沿移至了江汉平原北部,最大移动幅度达2个纬度;南亚热带北界西段北移0.5—2.0个纬度。
       气候带摆动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好是坏?廖要明告诉财新,在光、热、水这三个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中,变化最大的是“热”。数据显示,近40年来中国气候变暖明显,平均气温升高1.5℃,日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增加485℃·d,作物生长季延长13天,多熟作物种植界限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扩展,全国平均作物复种指数增加了1.7%。一年两熟作物种植北界在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平均北移26公里,一年三熟作物种植界限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五省北移西扩明显,浙江、安徽部分地区超过100公里。新疆棉花种植北界北移100—200公里,宜棉区面积明显扩大,南疆棉区棉花种植品种总体向生育期较长、增产潜力更大的中熟和中早熟品种转变。东北玉米、水稻可种植面积增加,南方双季稻北界北推近300公里,冬油菜北界北扩100公里,柑橘不同适宜区种植北界平均北移83公里。冬小麦北界北扩西移20—200公里。
       “有人觉得种植带北移,产区扩大了,产量就增加了,但也有一些专家提出虽然产区扩大、产量增加,但是受气候变暖影响,一些作物的品质(养分)可能在下降。”朱定真表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带来最适宜种植区的摆动。“对于农业生产,我们讲雨热同季是最好的,这个雨热同季它摆动到哪,是不是仅仅把‘雨’带过去了,或者仅仅是把‘热’带过去了,那么我们的粮食作物和各种经济作物,它的最适宜种植区到底是扩大了还是仅仅‘位移’了?”朱定真说,利弊是共存的,要趋利避害,现在重要的是抓紧摸清作物是分布在怎样的气候背景下的“家底儿”。
       与气候带摆动带来的影响不同,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对农业的影响则是完全负面的,农业生产面临的气象灾害风险正在加剧。廖要明介绍,统计显示,近40年来,极端降雨事件平均每10年增多8%;登陆中国的台风比例趋多、强度趋强,北上台风增加,影响范围扩大;干旱受灾率和成灾率分别以每10年1.7%和1.4%的速率递增,1990年以来干旱影响范围明显扩大,形成了一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干旱加重趋势带,北方主要农业区干旱加剧发展;高温日数显著增加,平均每年高温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4%,超过常年两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加剧了农业面临的风险,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他说。2021年北方异常降雨造成多地玉米减产、秋播推迟;2022年南方罕见夏秋连旱对农业生产影响严重;2023年河南“烂场雨”多项气象指标极端性创历史纪录,造成冬小麦籽粒发芽、霉变,产量和品质下降,河南省夏粮减产6.9%。
      “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增加之外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病虫害的问题,随着种植北界北移,病虫害也在北抬,北方作物的抗病能力是否能应对南方来的病虫害,还有物种入侵,这些都是负面的。”朱定真表示,这些都需要通过气候区划进行科学评估。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的刘雅鸣提交了一份《关于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影响》的提案,明确建议适时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工作。同年,朱定真通过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提交了《建议减缓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影响》,再次呼吁启动新一轮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工作,该建议被中央统战部采用。
     “2022年之后,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廖要明告诉财新,2022年7月,中央政研室到中国气象局调研,中国气象局向其递交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饲草生产的影响报告。廖要明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明确要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研究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2023年9月,中国气象局联合农业农村部等单位首先在新疆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的调研。“我们从南到北,基本走了一圈。”廖要明对财新说,新疆是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地区之一,其农业结构种植结构调整较大。“之前棉花种植拓展得很大,所以当地也想通过气候区划把有些次适宜区,即不是特别适宜种棉花的地方退出来,改种别的粮食作物。”廖要明表示,在调研过程中,通过与当地农业部门、种植企业及保险公司等单位交流发现,他们也都非常希望能够对作物种植做更精细化的规划,有一些技术支撑。
       廖要明告诉财新,对于农业生产来说,与气候资源条件一样在变化的是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社会需求正在发生改变。一方面,随着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迈进,机械化作业的大量普及,地膜覆盖及膜下滴灌技术等的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农业气象指标,特别是热量和水分指标。“假如没有地膜覆盖及膜下滴灌技术,我们可能在新疆种不了这么多棉花。”廖要明说,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水、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滴灌技术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随着反季节蔬菜水果和高品质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选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抗旱耐旱及优良品种。
       作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农村委的委员,朱定真经常去农村调研。在和一些规模经营者的交流中朱定真发现,很少有经营者考虑到气候变化的因素。“基本上就是按照惯例,这个地方之前种这个品种好,我就拼命的投入,基础设施也是按照这个品种去做。”朱定真认为,从气象专业上讲这种做法存在一定风险,不考虑未来的气候变化的“盲目”投入,投入越大可能风险越高。
      近些年,也有一些地区为适应气候变化作出调整,但因为对灾害风险等考虑不足等也带来一些问题。如陕西省政府为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苹果“北扩西进”的战略调整,全省苹果种植面积扩大14万公顷,北扩约200公里,改良苹果品种结构20万公顷,累计增加经济收益约141亿元。但是,陕西北部地区地形复杂,苹果生产花期冻害、膨大期干旱和冰雹时有发生,北扩过程对灾害风险考虑不足,苹果产量不稳定,品质也受到影响。这些地区亟需新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成果,为科学利用气候资源、规避气候风险提供技术支撑。
       2024年3月,中国气象局宣布在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西、河南、新疆、陕西等7省(区)的11市、7县开展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试点。其中,河南和新疆两省(区)试点开展冬小麦精细化气候区划;辽宁省试点开展春玉米精细化气候区划;黑龙江和内蒙古两省(区)试点开展大豆精细化气候区划;江西省和陕西省分别试点开展柑橘、苹果精细化气候区划。在进行农业气候资源普查的同时,试点省(区)气象部门还将会同农业农村部门选择一个县开展县级农业生产普查。财新了解到,目前已确定在河南省沁阳市、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辽宁省昌图县、黑龙江省嫩江市、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江西省信丰县、陕西省洛川县开展农业生产普查。
       廖要明向财新表示,与前两轮相比,新一轮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的种类将更多,更精细化。本轮农业气候区划将新增作物品质气候区划、产量气候区划、主要气象灾害和病虫害气候区划,以及设施农业气候区划、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农业气候区划和动态区划应用平台开发等新内容。廖要明告诉财新,在精细化方面,此次调查将应用全国8万多个区域气象观测资料、高精度气候预估数据,结合小网格推算和3S技术等方法,可实现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精细化到公里级甚至百米级。
     “过去做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做区划,主要是为科研、为政府部门做决策,不能直接服务到农民。”朱定真说,他们中即使有人知道有区划,可能也没有各种精确的信息掌握在手上。但现在不同了,通过电子化,农业气候资源调查的结果和气候规划的成果可以到乡镇、乡村,甚至到田地,使用者能够通过定位看到自己所在地区气候资源条件怎样,适宜种植的物产是哪一些,这个区域需要关注的气象灾害重点是哪些,甚至山前山后的差别都能看到。这样农民在进行种植规划的时候,就等于有了一份指导种植规划、防灾减灾的“科学宝典”。

      “但试点并不等于全面启动”,朱定真表示,他希望全国的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气候区划工作能尽快开展起来,同时也呼吁从更高的层级去规划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需要更多部门合作推进”。

(本文已获得财新网授权发布,任何第三方请勿转载)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