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千亿风电基地停摆”消息经中央电视台曝光后,在能源界发酵。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甘肃、内蒙古、吉林等省(自治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方案,通过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市场机制、促进省(自治区)内电能替代、运用价格政策等措施改善弃风问题,从而实现新能源发展的近期和长远目标。中国气象局近日表示,将不断提高风能数值预报、风功率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深化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精细化评估工作,为可再生能源有序发展、实现既定目标做出贡献。
我国明确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15%。国家能源局4月12日提出,今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13%左右。在此背景下,弃风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业内一些专家将弃风归结于风电波动性、调峰能力缺乏、输电线路不足等技术障碍。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副主任杨振斌则认为,随着风功率预测技术普及,风电被视为可预报的一条“曲线”,而非传统理解意义上的“随机性”电源。
气象部门根据高分辨率高精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建立各种气象要素预报值与风机实际输出功率间的物理模型和非线性统计预报模型,从而进行未来3天内15分钟间隔的预报。“国家电网提出风功率预报准确率达80%,目前基本实现了。”杨振斌说。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撰文指出,厘清技术问题后可见,弃风是由于各类电源项目大量投产,电源严重过剩;同时,一些地区为增加投资,大力推广风电场建设,而输电设施没跟上,多发风电不能消纳。
3月份以来的一系列举措显示了政府解决弃风问题、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决心。国家能源局明确表示,去年弃风限电严重的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暂不安排新增项目建设。同时明确要求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纳监管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保障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实现。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方案提出,甘肃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替代火电自备机组发电不低于40亿千瓦时;内蒙古根据电网实际接纳能力与负荷增长速度确定可再生能源建设规模目标;吉林在弃风严重的地区,采取鼓励多种市场主体参与等措施。
新政策对应着新能源发展规划的调整和完善。在杨振斌看来,任何决策“都不是拼决心、拍着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建立在对资源和需求科学评估上定制的。
中国气象局参与制作《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认为 “大规模发展、集中式建设、远距离输送”的风电开发趋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今后,在集中开发“三北”风电基地的同时,还将充分发挥东中部地区电网接入条件好、消纳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分散开发当地风能资源。“中国气象局将继续在风能资源分布评估、风电场选址、风功率预报等风电场运维气象服务方面下功夫,为缓解弃风及风电市场有序发展贡献力量。”杨振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