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12月23日  星期一
CN / EN / 微信
全球极端事件频现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详解今夏高温
日期:2016-07-29 来源:中国气象报

  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破纪录这一“新闻”,在过去的14个月中连续发生。尽管2016年才过去一半,世界气象组织就已宣称今年正在成为“史上最热年”。而从近期我国乃至全球的气温走势来看,这一推测很有可能越来越接近事实。

 

中国气象报实习记者 吴婷 记者 徐文彬

 

  大暑节气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地区迎来了一年中高温热浪最明显的时期。自7月20日以来,我国中东部高温影响面积逐渐增加,各地极端高温频频出现。7月27日,上海徐家汇站最高气温定格在40.3℃,刷新今夏最高气温的同时,也创下上海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三高的极端最高气温。中央气象台也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提醒各地注意防护。

 

  面对来势汹汹的高温,人们生出疑问:此次高温的程度和影响区域面积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持续性高温出现的原因何在?已经在海南登陆的第3号台风“银河”又会对高温天气状况有什么改变?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相关专家,详解今年的高温状况和走势。

 

  今年高温来势汹汹 全球极端事件频现

 

  随着雨带北抬,我国南方多地从暴雨进入高温模式。7月20日至24日,我国江南、四川盆地东部、华南、江淮、江汉等地相继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高温日数普遍有2至4天,高温面积呈增加趋势。7月24日,有1040个县市日最高气温超过35℃,湖北、浙江、湖南有9个县市最高气温超过40℃。此次过程中,35℃以上和38℃以上高温影响面积分别为188万平方公里和28.9万平方公里,多地网友吐槽:南方进入了“集体供暖”时期。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专家艾婉秀表示,由于南方各地出梅稍晚,因此今年的高温来得也晚一些,不过从气候背景来看,今年高温的持续时间和强度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原因就在于持续“发烧”的地球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更加难以预测。

 

  世界气象组织本月21日发布公报称,2016年1月至6月全球平均气温创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2016年正在成为“史上最热年”。在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推动下,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已连续14个月破纪录。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表示,受2015年至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助推,持续数十年的气候变化趋势达到了高峰。这意味着我们将面对更多热浪、严重降水及热带气旋带来的潜在影响。

 

  事实也的确如此。今年以来全球多个地区出现了极端高温事件:5月,印度遭受高温、干旱袭击,北部城市珀洛迪刷新60年来最高气温纪录;6月以来,美国西海岸数十个城市遭受历年来罕见高温,内华达塞拉利昂因高温与闪电发生山火。美国国家气象局7月21日表示,极端高温天气本周末将在多地出现,中部地区最高温度将达到46.1℃。

 

  

 

  7月20日至27日高温影响面积逐日演变。

 

  副高位置偏西强度偏强 高温至少持续至本月底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首席预报员高辉指出,梅雨之后出现高温,是正常的季节进程。通常在7月中旬前后,各地陆续出梅,随着副热带高压 (以下简称副高) 北跳,主要降雨区移至北方地区。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南地区由于受副高控制,常伴随着高温天气。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加上大气对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滞后响应,今夏高温现象更为明显。

 

  高辉表示,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加上今年以来印度洋持续偏暖,导致今年副高强度偏强,位置偏西。预计受副高影响和控制的地区,此次高温将至少持续至本月底。

 

  来势汹汹的高温让人不禁想起2013年,我国南方地区出现自1951年以来最强高温热浪袭击。同样都处于厄尔尼诺衰减并向拉尼娜过渡的年份,相似的气候特点很容易让人对比。不过高辉认为,今年的副高虽然偏强,但就高温的特点来看,强度和持续时间应该不会达到2013年的程度。艾婉秀也认为,2013年的高温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南方地区从6月末出现大范围高温,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多地高温日数超过40天。今年高温来得较晚,与2013年相比有些“先天不足”。

 

  今年第3号台风“银河”于26日在海南省万宁市东澳镇登陆,给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带来了明显降水,有效缓解了华南地区的高温天气,但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是无法“雨露均沾”,依然要直面高温的炙烤。

 

  不过降水的减少也让前期汛情紧张的地区暂时松了口气,可以更加从容地调配管理水资源。此外,艾婉秀提醒,由于前期南方持续降水,江河湖库水位高,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汛情,此次高温必然伴随高湿,导致人体极为不适,要注意预防中暑、注意卫生,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