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吴越报道 8月23日,中国气象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编制的《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十三五”末,我国24小时晴雨、气温和暴雨的预报准确率将分别达到88%、84%和65%,24小时气象要素预报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将分别达到1公里和1小时,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超过30分钟,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86分以上。
《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全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是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部署,是未来五年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依据。
“十三五”时期是气象保障我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关键阶段,也是我国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目标的决胜阶段。全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突出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双轮驱动,以气象核心技术攻关、气象信息化为突破口,以有序开放部分气象服务市场、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为切入点,推动气象工作由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加快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全面提升气象预报预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构建智慧气象,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目标,不断提升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规划》明确“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坚持气象现代化不动摇、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统筹开放”的基本原则和“突出创新发展,着力激发气象发展的活力;推进协调发展,着力补齐气象发展的短板;重视绿色发展,着力引领气象发展的新领域;坚持开放发展,着力拓展气象发展的新空间;强化共享发展,着力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的发展理念。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由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现代气象管理体系构成的气象现代化,初步具备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的业务能力,气象整体实力接近世界同期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具体而言,就是将实现综合先进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集约共享的气象信息化、效益显著的气象防灾减灾、高效普惠的公共气象服务、功能完善的生态文明保障、科学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优先发展的科技人才体系以及科学法治的现代气象管理。
按照《规划》的目标要求,在“十三五”时期,全国气象事业要改革创新,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统筹协调,促进气象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保障生态建设和气候安全;开放合作,构建气象发展新格局;共享共用,提高以人民为中心的气象服务能力;强化保障,为实现气象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