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气候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
第七届气候中心主任会开幕式
第七届气候中心主任会开幕式
与会代表听取报告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做会议报告
预报司气候处处长黄卓在开幕式上致辞
吉林市副市长徐莉在开幕式上致辞
吉林省气象局局长赵大庆在开幕式上致辞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强主持开幕式
9月8日,第七届全国气候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中国气象局预报司气候处处长黄卓,吉林市副市长徐莉,吉林省气象局局长赵大庆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强主持,吉林省气象局副局长孙力出席会议。预报司有关部门领导,国家气候中心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气候中心主任参加了会议。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气候业务改革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气候业务核心技术,拓展气候服务领域,提高气候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打造“气候+”服务。宋连春主在致辞中对与会领导和会议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为本次办会给予大力支持的吉林市政府、吉林省气象局和吉林市气象局表示衷心地感谢!他指出,国家气候中心在今年3月份对汛期气候趋势作出了“年景偏差,全国涝重于旱,长江流域出现洪涝灾害”的预测结论,较准确地研判了今年汛期的气候形势,为国家防灾减灾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气候服务。近年来气候业务技术能力的提升,是气候中心坚持推进气候业务现代化,坚持科技创新的结果。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气候服务能力和水平不够、有效服务供给不足的突出问题。如何把核心业务科技能力转化为更加有效的面向政府、行业和社会的气候服务,我们还需要用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去改革创新。
宋连春主任在大会上作了主题报告《创新驱动发展 改革激发活力》。报告从4个方面分析了为什么要改革:一是当前存在的气候服务能力和水平与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二是现有运行机制对现代化和科技创新工程目标的保障问题;三是业务布局、业务流程和资源配置尚不完全适应气候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四是支撑业务服务运行的信息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还不够高。报告指出,改革的目标是通过业务技术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发展气候预测、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等核心业务,营造锐意创新、敢为人先、蓬勃向上的发展环境,让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有成就感和获得感,确保2020年气候业务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报告介绍了“改造业务流程”、“优化岗位设置”、“改革气候服务体制机制”等八项主要任务,并特别介绍了面向新能源领域、城市规划与设计、金融领域的气候应用技术研发。
来自国家气候中心和省级气候中心的专家在会上作了专题技术报告。国家气候中心封国林教授作了报告《短期气候预测客观定量化预测研究回顾与思考》,高辉研究员作了报告《2016年汛期预测总结和思考》,王国复研究员作了报告《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发展》,来自吉林、北京、福建、云南、湖北、重庆气候中心的专家分别作了报告《吉林省新能源开发中的气候服务》、《北京市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管理》、《提高预测业务能力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大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气候业务与气候服务》、《加强气候服务技术研究 助力重庆海绵城市建设 》。
与会代表围绕气象现代化建设、面向需求的气候服务、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国家级和省级如何协同发展气候业务核心技术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