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 段昊书
近日,一条新闻引起舆论关注——多名科学家在美国地质学会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在澳大利亚东部发现了世界“第八洲”,甚至还将其命名为“西兰洲”(Zealandia)。“吃瓜群众”惊叹,难道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述“沉没的亚特兰蒂斯”被发现了?
但事实上,该“惊天发现”并未在学术界引起太多波澜。这是因为,“西兰洲”早在1995年就被提出过。正如研究者在报告开头写的那样“这不是突然的发现,而是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所谓“新大洲”94%的面积都在水下,而它之所以“沉入海底”竟然也与距今6000万年到8500万年前的气候变化有关。
板块性质佐证“新大洲”存在
如果说据称面积达490万平方公里的“西兰洲”让人摸不着头脑,那么,它至今仍留在海面上的6%,相信并不令人陌生——新西兰。
可是,新西兰难道不是一个岛吗?如果算是大洲,为何不算大洋洲的一部分?
地理学上对“大陆”的定义是面积大于格陵兰的陆地,但地质学上对“大陆”的定义却并不一致。后者要求要有一定面积的大陆地壳、与其他大陆之间存在明显地质和地理分隔、要有相对独立的地质演化历史。而“西兰洲”的提出主要是从地质学角度出发的。
自从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养病期间“跨界”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地学研究就被彻底颠覆了。经过对板块构造学说的完善,人们发现,不仅陆地,整个地球的岩石圈都是一块块拼起来的,而板块主要分为两类,即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
重要的是,判定板块性质的并非人们如今眼见的海陆位置,而是从地质学范畴判断其岩石类型、相对海拔位置等等。就如同夏威夷虽然是一片陆地,但从地质学角度看,它只是大洋板块露出水面的部分。
时至今日,“西兰洲”能否被称作大陆的争议在于,它太小太破碎,多被看作“迷你大陆”。这次,研究者除了从岩石种类符合大陆特征、相对海拔明显高于周边海洋板块地壳等因素进行佐证外,还利用了卫星和海底重力地图等新技术,试图以此证明“西兰洲”是一块完整且具有一定面积的大陆。
冰川融化或致“西兰洲”淹没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最初地球上只有一块盘古大陆(Pangea),在中生代,盘古大陆开始分裂,大陆板块开始分裂、漂移,板块碰撞过程中出现抬升与下降。研究者指出,“西兰洲”是古老冈瓦纳大陆解体之后残余的一部分,很早便与大洋洲板块“分了家”。
尽管关于“西兰洲”与大洋洲之间是否有明显“洋壳分隔”存在很大争议,但值得探讨的还在于,“西兰洲”为何大部分会藏身海底?研究者认为,海平面上升因素不容忽视。
在地球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气候在冷暖之间交替变化,就是所谓“冰期”和“间冰期”。冰期时,全球气候变冷,地球水循环中更大比例的水体以冰盖形式保存在两极,进而导致海水体积缩减,海平面下降,更多陆地得以露出水面;而到了间冰期时,两极冰盖大规模融化,冰水进入大洋,提高了海平面高度,很多陆地便被海水淹没。
一个可能的推测是,在距今6000万年到8500万年前,当时,2.6亿年前的石炭纪冰期已经结束,第四季冰期(距今约258万年前)尚未到来,处于升温期的地球上,两极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伴随“西兰洲”板块与大洋洲板块的分裂过程,前者相对海拔有所下降,这片大洲的低洼部分被海水淹没,形成广阔的“陆表海”。
亚洲和欧洲从板块构造上看,属于完整的欧亚大陆板块。尽管媒体多将“西兰洲”称作“第八洲”,但从地质学角度看,即便得到承认,它也只是“第七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