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赖栩雯报道 记者日前从中国气象局获悉,2017年气象部门积极融入多项重大城市规划、建设工程项目,共完成415项规划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体系,开展核电项目、城市总体规划、机场工程选址等重大规划和项目的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局地气候影响评估,能够从源头上避免极端天气的不利影响。
气象部门融入全国城市发展规划,发挥在城市规划中的先导作用。围绕雄安新区建设,气象部门编写《雄安新区气候环境评价报告》,针对新区气候背景、大气环境容量、气候风险、气候资源及各类灾害开展防御标准设计评估,并完成对新区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雨型分析,为新区排水管网和防洪设施建设提供依据。
通风廊道是生态廊道和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部门积极参与,北京市气象局对接有关部门,推动通风廊道规划纳入生态城市规划,建立气候背景分析和评估技术,在国内率先研发了精细化城市通风潜力计算技术,填补了国内城市通风廊道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空白。杭州市气象局开展城市气候规划基础研究,深度参与杭州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为城市廊道规划设计等提供技术咨询。
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更需气候可行性论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拓展服务领域,为煤电、电厂空冷、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评估和机场建设等40余个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前期立项气候可行性论证优质气象服务。各地还围绕机场预选址、地面跑道设计、高空飞行试验等方面提供服务,为机场建设和优化机场跑道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去年,中国气象局还修订了《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编制完成《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等3项标准,成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气候可行性论证专业委员会,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和服务体系,促进实现气候可行性论证规模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