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于2018年4月24-26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本论坛由中国气象学会和国家气候中心共同主办,广西气象局协办。
共有来自国外及港澳地区的31位代表,国内近90位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其中包括来自美国海洋和气象局(NOAA)、美国夏威夷大学、英国气象局、英国利兹大学、澳大利亚气象局的特邀专家,来自亚洲(第二区协)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的代表。国内代表分别来自民政部减灾中心、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民航气象中心、中科院大气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国家气候中心,各省(市、区)气候中心、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新疆沙漠气象研究所、吉林气象研究所和以及来自中国香港和澳门的代表。
会议分七个分会,第一分会为气候服务技术和管理的讨论,邀请英国气象局、英国利兹大学、国家气候中心、上海气候中心、哈萨克斯坦水文气象局、泰国气象局有关专家进行气候服务用户需求的报告和交流,讨论了气候服务的技术管理和需求;第二分会为特邀报告,邀请国际和国内知名气候专家对季节预测可预报性、东亚季风活动等关键因子的影响等短期气候预测的国际最新进展进行了报告;第三分会围绕影响东亚气候异常的关键外部因子及其影响物理机制进行研讨;第四分会对近期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异常特征进行回顾;第五分会围绕2018年东亚夏季风预测进行讨论;第六分会围绕此季节到季节预测研究前沿进行研讨;第七分会由讨论2018年亚洲夏季气候趋势预测并形成了综合预测意见。论坛共进行了36篇口头报告,其中特邀报告6个。此外,会议还进行了近20篇墙报交流。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宋连春主任和广西自治区气象局刘家清局长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国家气候中心副总工张培群主持了论坛开幕式。宋连春主任指出,去年中国气象局局长和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共同签署了《WMO和CMA加强区域气象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意向书》。意向书中WMO鼓励CMA通过相关计划和机制在区域气象合作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本次论坛即是践行意向书精神的实际行动。宋主任表示,本次论坛首次由中国气象学会和国家气候中心共同主办,这一次十分有益的尝试,为更多年轻科研和业务人员参与国际交流创造了宝贵机会。刘家清局长指出,本次论坛对落实 2016年首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通过的《南宁倡议》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论坛的召开,必将加强同东南亚、热带太平洋、印度洋等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在海洋、气象方面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也将给广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带来极大的促进。刘局长表示,今年9月份,第二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将在南宁举办,广西区气象局诚挚欢迎各位嘉宾和朋友届时再赴南宁,共同参与这一盛会。
论坛充分体现了WMO区域气候中心的四项必备功能(长期预报业务/气候监测业务/资料服务/产品培训)。论坛将回顾上一届论坛由亚洲各国气象水文部门联合会商给出的夏季“亚洲区域气候趋势预测”。与会专家还将对近期亚洲区域气候异常及对2018年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做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对夏季亚洲区域气候趋势进行预测会商,初步给出2018年夏季亚洲区域降水、温度分布趋势。最终会商意见将上报WMO有关机构。
在中国气象局领导和WMO的大力支持下,BCC已经连续十四届成功举办了亚洲区域气候论坛,共有来自亚洲3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专家参会交流,其中多数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该论坛目前在国际上已经享有较高的声誉,对促进亚洲地区气候业务、服务和科研起到了积极作用,论坛的内容、形式及取得的成就多次得到了WMO的肯定,并作为样板推荐给其他区协,论坛不仅对提高亚洲地区季节预测水平,加强气象区域合作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使得BCC在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提高气候预测和气候服务水平方面彰显了领军作用。成功为向二区协各国提供更加优质的气候服务,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交流季节预测经验的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