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气候中心、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和中国气象学会承办的“第十五届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The Fifteen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Climate System and Climate Change,ISCS)”计划于2018年7月9—20日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大气科学学院举行。
一、目的
1.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研究国际前沿及热点问题,开阔视野,提高我国的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科研水平,促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2.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研究领域、IPCC活动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中的影响力;
3.增进我国科学界及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科学认识。
二、主题
1.气候系统过程及相互作用
2.大气化学与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3.气候模式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4.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
5.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对策
6.气候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初步安排
1.讲习班以外籍专家课堂授课方式为主,同时安排对授课内容的关键问题进行辅导和讨论。
2.每位主讲专家授课4—5讲,每个报告约为1小时,讨论半小时。
3.学员在讲习班结束前提交学习报告,参加交流和讨论。
4.学习参考材料将根据授课专家提供的参考文献清单,在相关网站发布,同时复印装订后发给学员。
四、外籍教师简介
1.Roger S. Pulwarty,美国NOAA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教授,WMO GFCS气候服务信息系统实施组联合主席,主要从事全球气候和水资源、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研究。
2.Michael Grubb,英国大学学院(UCL)教授,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主要作者召集人(CLA),主要从事气候变化适应和政策。
3. Debra Cynthia Roberts,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教授,IPCC第二工作组联合主席,主要从事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4.Albertus Johannes Dolman,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教授,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碳循环研究。
5. Kalli Furtado,英国气象局模式专家,主要从事云尺度建模研究。
五、学员及有关要求
1.学员:讲习班规模约为150人。主要面向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相关部委、高校及亚洲国家和地区从事气候及气候变化研究的科研业务人员及研究生。由于全程英语教学,教材也为英文,因此要求学员具有较好的英文读写听说能力。
2.学费:无
3.食宿交通:学员食宿、交通自理。
(住宿和交通信息将在第二轮通知公布)
4.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6月25日
六、报名联络方式
联络人:
孙 源,国家气候中心业务科技处
电 话:010-58993467
手机(微信):15001379852
E-mail:sunyuan@cma.gov.cn
Notes:孙源/业务处科技处/国家气候中心/CMA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100081
信息发布网址:http://www.ncc-cma.net
回 执
姓名 |
性别 |
职称/职务 |
单位 |
|
|
|
|
电子邮件 |
|
||
手机号 |
|
||
微信号 |
|
请于2018年6月25日前通过E-mail提交回执。
二○一八年六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