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1月02日  星期四
CN / EN / 微信
致敬70年气象成就系列报道二十·气候服务篇 管理灾害风险 适应气候之变
日期:2019-12-06

    中国气象报记者 张永

  气候,这一自然环境中最活跃因素,自工业革命以来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因气候异常引发的极端事件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

  新中国成立以来,气象工作者始终牢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初心使命,一步步攻克科技难关,气候业务服务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为管理灾害风险打出“提前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气象智慧。

  攻克核心科技难关 强化灾害风险管理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属季风气候,每年的降水集中在汛期。汛期降水是偏多还是偏少、雨带位置是偏南还是偏北、夏季风爆发偏早还是偏晚……这些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到我国汛期防灾减灾工作的部署和成效。

  管理气象灾害风险重在预防。然而,作为世界性难题,气候预测具有与天气预报不同的复杂性和难度。

  在1998年4月召开的国家防总会议上,时任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丁一汇提出“长江流域将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预测意见。这为成功防御当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几十年来,经过我国一代又一代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努力,长期处于研究领域的气候工作于20世纪90年代从幕后走向台前,实现业务化运行,并建立了以国省两级为主的气候业务工作体系。

  如今,我国建立了以气候监测标准化、气候预测客观化、气候评估定量化、业务流程科学化、业务系统集约化和气候服务精细化为标志的现代气候业务,发展了多模式解释应用集成预测、动力-统计相结合的客观化预测和延伸期气候事件过程预测等业务系统,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和东亚气候特点的季节尺度气候预测客观业务系统,气候趋势不再遥不可测。

  近十年来,我国气候业务服务快速发展,一系列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热带大气季节内震荡等多项气候预测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气象局自主研发的ENSO预测系统技术提前6个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预测产品被纳入国际ENSO多模式预测框架,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2013年至2018年,中国气象局月降水和月气温预测准确率较2008年至2012年分别提高3.0%和10.7%。其中,2018年汛期降水、气温预测评分分别达77分和95分,均创历史新高,气候预测准确率的提高为我国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撑。

  做好气候服务,需要摸清灾害风险的“家底”。目前,气象部门已建立全国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和致灾阈值数据库,入库数据达130万条,建成了全国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和风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全国气象灾害危险性区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已精细化到县域,囊括了台风、暴雨、高温、低温和干旱等五类主要气象灾害。

  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气象部门一直走在国际前沿。中国气象局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国内牵头单位,推动中国科学家深度参与历次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并为我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提供技术支撑。

  数十年来,气象部门开展了广泛的气候变化研究,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大量咨询报告。其中,中国气象局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的《气候变化绿皮书》,联合科技部等部门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已成为科学认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参考。

  致力于提高气候适应能力,中国气象局基于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理念,打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候服务框架,并以其与用户之间的密切互动和广泛的服务领域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肯定和推广。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多年来,气象部门始终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主动对接新能源、城市规划和安全运行、金融保险等行业用户需求,特别是针对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开发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气候服务迈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青藏铁路作为“全球百年工程”,其建设克服了诸多重大挑战,创造了工程建设的“人间奇迹”。其中,如何穿越长达500公里的多年冻土区,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解好气候难题,为化解工程挑战提供了思路。

  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日照强、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多年冻土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对铁路建设提出了苛刻要求。同时,青藏高原处在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未来几十年青藏铁路沿线冻土环境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将威胁高原铁路及公路的运营安全。因此,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气候变化影响因素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经过大量的气候数据分析和预估,气象专家提交了一份颇具分量的决策分析报告。其中,根据气候模式对中国区域未来几十年到上百年的预测结果,针对青藏高原地区以及铁路沿线的气温和降水变化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建议。该工程据此在建设中采用热棒、片石通风路基、片石通风护道、通风管路基、铺设保温板等设施,大大提高了冻土路基的稳定性,解决了青藏铁路安全运行的后顾之忧。

  在三峡工程论证和建设过程中,气候服务从未缺席。工程建成后,气象部门持续为不同季节蓄水发电和运行调度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并开展了三峡工程气候效应评估工作,通过气候监测和评估,为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保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经过20年的努力,编成《三峡工程气候效应综合评估报告》,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此外,在南水北调、港珠澳大桥修建、北京冬奥会筹备、杭州G20峰会举办、雄安新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活动和建设背后都能找到气候服务的身影。如今,气象科技工作者利用气候数据和预测技术,通过科学化综合评估,为世纪工程、千年大计保驾护航。

  挖掘气候资源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部门围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步伐,开展了国家气候标志评定、气候资源大数据建设等工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提供更多优质的气候服务。

  201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西南地区的重庆酉阳县接待游客达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6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7%和28%,这背后也有气候服务的功劳。

  酉阳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夏季凉爽、冬季温暖,降水丰沛且多夜雨,气候舒适期长。2018年,酉阳被评为首个“中国气候旅游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气象部门立足当地气候特色,充分发挥气候资源在当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优势,助力生态经济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气象局组建了国家气候标志评估服务技术专家团队,推出了《国家气候标志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气候禀赋、气候风险、生态环境、气候景观等与宜居、养生、旅游和农产品品质有关的气候指标和阈值。

  气候服务的创新为生态发展赋予了新的科技内涵,国家气候标志被许多地方政府评价为“金名片”,为地方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贡献了气候智慧。眼下,一批气候生态、气候宜居、气候康养、气候旅游城市脱颖而出,宁夏中宁枸杞、浙江建德苞茶、湖南邵阳油茶等农产品名气日盛,国家气候标志正日益成为衡量一地优质气候生态资源综合禀赋的科学认定。

  气象部门还利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基于多源海量观测数据和中尺度数值模式,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时空分辨率、长年代、多要素、精细网格的风能精细化大数据,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支撑。

  新时代,面对我国高质量发展对气候服务的无限需求,气象工作者将牢记初心使命,继续以科技创新驱动服务创新,为各行各业增强气候适应能力和拓展经济效益提供更加优质的气候服务。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