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1月24日 星期五
CN
/
EN
/
微信
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机构设置
中心领导
新闻发言人
历史沿革
联系我们
工作动态
业务服务
气候监测
气候预测
气候灾害与影响评价
气候服务
科技创新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创新平台
创新团队
专家团队
学术活动
气候科普
公告通知
技术合作
合作方向
气候产品清单
系统开发
应用案例
ESG & TCFD & ISSB
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人民日报:洪涝形势严峻考验预测预报
日期:2005-07-12
人民日报:洪涝形势严峻考验预测预报
来源:机关网 日期:2005-07-05 11:30:01
国家气象局4日发布的夏季全国降水趋势预测显示:7月至8月,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及辽河、黄河中游和海河的部分区将有洪涝发生,局部地区洪涝严重。降雨能否更准确地预报?怎样减轻灾害损失?记者专访权威专家
本报记者 刘毅
今夏洪涝损失高于多年同期平均水平;北方也要防洪
记者:入夏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呈现出哪些主要特点?
李维京(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这个夏季刚刚过去大约1/3,各种气象灾害已经频繁发生。影响最大的就是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据统计,截至6月28日,全国已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人口6581万人,死亡481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46亿元。洪涝灾害损失高于多年同期平均水平。到目前为止,干旱灾害和常年相比属于较轻年份。
记者:导致江南、华南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维京:原因很复杂,简单来说主要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6月以来,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使得雨带一直停留在南方。这是初步认识。不过,从6月底开始,副热带高压开始北抬,降雨带随之北移。
记者:今后旱涝灾害的大致趋势怎样?
李维京:气象部门今年4月初发布了2005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主要预测结论归纳为四点:今年夏季将出现南北两支多雨带;我国多雨的范围比去年要大;旱涝灾害程度比去年重;年景总体比去年要差。现在看来,这个预测结论基本是准确的。
对极端和突发灾害性天气,预报能力还有明显局限性
记者:目前汛期天气预报的水平如何?
矫梅燕(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主任):我国天气预报的水平和能力在不断提高。根据国际通行的预报评分体系,今年对暴雨的平均预报水平大幅提高,评分比往年高一倍。但与防汛抗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天气预报的能力还有明显的局限性。这也是预报服务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
记者:黑龙江沙兰镇暴雨导致山洪,造成100多人死亡的大灾难。请具体介绍一下,这次暴雨为什么没有预报出来?
矫梅燕:这次暴雨就属于难以预报的突发灾害性天气,离沙兰镇最近的一个地面气象站只有不到1毫米的降雨量,降雨只有两个多小时。这样强的突发性灾害天气在当地历史上是罕见的。我想,这次暴雨没能预报出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对这种突发性灾害天气,缺乏有效的监测预报手段,预报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虽然全国已有2600多个国家基本气象站、5000多个雨量观测点,但和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相比,监测网络并不密。离沙兰镇最近的一个地面气象站只有不到1毫米的降雨量,说明监测网的“网眼”过大,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可能就漏过去了。如果装备了天气雷达和比较稠密的地面观测站,是能够对这类小尺度的灾害天气作出短时效的预警的。
预测预报不可能做到100%准确,但必须付出100%的努力
记者:有时候大家觉得天气预报“不准”,甚至开玩笑说“道是无晴却有晴”。
矫梅燕:天气预报准不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作为一门预测科学,天气的可预报性要比地震等灾害的可预报性高得多。但由于预报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高度的精细化,公众就会感到预报不够准确。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是温度、湿度、天气状况和降水等。前三个比较好预报,最难的就是降水。降水是天气预报中最重要的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拿北京来讲,预报有降雨,但有可能海淀区下了几十毫米,朝阳区就几毫米甚至没有降雨,公众的感觉可能就非常不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预报精细化程度的提高、气象预报信息发布渠道的通畅,这个问题会逐步改善。另一方面,天气预报是科学性很强的业务技术工作,希望大家对此多些理解——理解对某些天气的预报能力和水平目前是有限的,同时也要理解不同预报产品的含义。举个例子,前几天有个地方预报雷阵雨,后来有人打电话说,“就掉了几滴雨,你们预报错了”。实际上,雷阵雨并不一定意味着很大的雨,出现打雷并伴有阵性降水就是雷阵雨。
李维京:气候预测的时间范围至少在一个月以上,难度就更大了,准确率也相对更低。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一样,都不可能做到100%准确,但必须付出100%的努力。
气象信息发布渠道需畅通;常识可能挽救您的生命
记者: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要靠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但是预报信息必须及时到达用户,才能发挥作用。
矫梅燕:是的,这就是我们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发达国家气象灾害多发的地方,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气象灾害警报网络。例如,美国在建立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网的同时,建立了遍及全国的气象警报网。一旦出现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警报迅速拉响,公众听到后马上会采取措施避让。此外,欧美发达国家都有专门的气象电视频道,可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今年,中国气象局提出要进一步畅通气象信息发布渠道,目标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群体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记者:对我们个人来说,面对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应该注意些什么?
矫梅燕:关键是要增强气象防灾减灾意识。1月份在日本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指出,自然灾害中90%是气象及相关灾害,发生频率非常高。
李维京: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树立防范灾害的意识,了解应对不同灾害的办法。比如我国每年雷击都要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很多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打雷时不要躲在树下,不要待在露天高处,不要打手机等。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常识,可能挽救您的生命!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05日 第五版)
X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国家气候中心 (NCC) 今天访问024469次 / 总访问183782108次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11008704号-2
技术支持:
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