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是指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这个综合系统的缓慢变化状况。它以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以上的一些适当的平均量来表征,同时考虑这些平均量随时间的变率;而对不同地区的气候进行分类时却要考虑这些时间平均量在空间上变化。以前的气候概念是局地平均气候,基本上就是地表温度和降水量的长期平均状况;近几十年来,随着对决定气候及其变率的下垫面过程的认识日益增多和深入,气候的概念已经大大拓展并且发生了演化。气候变化是气候要素在连续几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的长期统计结果的任何系统性变化。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界的外源强迫,也可能是气候系统固有的内部过程;还可能是人类活动的强迫。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的共同影响,全球气候正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已引起了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科学评估。IPCC分别于1990年、1996年、2001年出版了三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目前正在组织科学家撰写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了IPCC评估报告的编写,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当选为IPCC主席团成员,在IPCC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1年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1860~20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20世纪最暖的十年。有许多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全球增暖大部分归因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100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达到0.5~0.8℃,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近50年增暖尤其明显,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近100年中国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地区差别和长期波动较大。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流域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均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
据气候模式预测,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4~5.8℃,全球特别是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将增加。未来中国气温增加明显,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与2000年比较,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增加1.3~2.1℃,2050年增加2.3~3.3℃。预计到202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未来中国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全球变暖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气候变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面临以下三个突出问题: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作物种植制度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可能增加。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还将严重影响到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目前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基本事实已得到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认同,但对于气候变化的原因与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预测及其影响的认识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仍需进一步加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