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最新报道(
http://ncclcs.cma.gov.cn)] :7月16日20时,“淮河地区低层大气与降水研究(LAPS)项目”外场观测试验加密观测历时两个月圆满结束,成功地观测到淮河地区多雨时段和少雨时段大气边界层及陆面变化特征。
今年加密观测期淮河地区的天气特点是,前期降水过程较少,后期降水天气频繁,特别是进入7月4日之后,强降水过程频繁发生。2004年是一个较旱年份,降水过程很少。通过开展两年加密观测,LAPS项目获取到不同气候背景条件下(干旱年和多雨年;旱期和雨季)淮河低层大气及及陆气界面状况的宝贵资料。
今年5月16日02时,安徽省阜阳探空站开始加密观测,由每日2次常规观测升级到每日4次观测。合肥多普勒声雷达则加强了资料的收集。国家气候中心和安徽省气象局加强了对观测试验的管理工作。日本名古屋大学师生分六批次进驻寿县地面基准站,增加了地面长波辐射、土壤湿度、地温、土壤含水量、土壤蒸腾、CO2、农作物生长、云状等观测项目。阜阳市气象局、寿县气象站的业务和管理人员在人员少,任务重,观测时期长的情况下,克服了各种困难,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圆满地完成了加密观测任务。中日项目负责人日本名古屋大学中村健治教授和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李维京研究员在寿县和阜阳观测现场考察时,对他们工作表示了敬意和感谢。
LAPS项目从2001年底开始启动,2003年8月正式在安徽省寿县启动多普勒风廓线仪、多普勒声雷达(包括肥西站)、边界层通量观测铁塔、自动气象站等观测项目。计划观测将持续到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