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变化对策与支撑技术研究”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全球环境变化对策与支撑技术研究”第一课题,课题承担单位为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负责人为丁一汇、任国玉。研究周期为五年两段制(2001-2003,2003-2005年)。
主要研究成果
(1) 建立和更新了我国近100年和50年气候变化历史序列
完成我国近100年和50年地面气温资料均一化工作及近50年全国地面平均气温序列研究,在中国近50-100年温度、生长期长度和东北近100年温度变化方面获得新的结果;研究表明,.我国近50年来平均地面气温已明显变暖,而且变暖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情况,全国特别是北方和青藏高原温度生长期也明显延长了。我国1951-2001年期间年平均地表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1℃;增温速率约为 0.22 ℃/10年;增温速率比近百年全球平均增温速率高近1倍。
(2)完成了近50年全国暖、冷日、夜数量,长江流域暴雨日数、影响我国的台风降水量、以及沙尘暴日数的统计分析
不考虑城市化的影响,在1961-2000年的40年内,全国平均的温度生长期增加了6.6 天,北方温度生长期增长了10天,青藏高原增长近18 天。暖日、暖夜的发生频率趋于增加,从80年代中期以来尤为明显。相反,冷日和冷夜的发生频率明显下降,其中冷夜减少的趋势尤为显著。暖日的增加主要发生在我国北部和西部,在东部黄河以南地区,甚至出现下降趋势。暖夜的增加和冷夜的减少趋势几乎出现在中国各地。
(3)对全球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的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我国气候变化原因的检测研究获得初步成果
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或强度发生了一些变化,最明显的包括与高温相联系的事件频率出现更频繁了,而与低温相联系的事件出现频率降低了。暴雨和干旱事件出现频率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台风引起的降水和沙尘暴影响具有减弱趋势。我国近40-50年来年降水量变化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90年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威胁加重同本区降水量和暴雨量长期增多的背景不无关系;黄河下游的断流也有其明显的气候背景;甚至北方沙尘天气日数长期减少可能也同源区降水变化存在联系。初步完成中国过去30年土地覆盖变化和碳汇吸收的评价;研究了中国陆地植被的变化与碳汇的分布;以及近500年旱涝等级序列的续补(1993-2000年)工作。
(4)应用我国的模式(NCC/IAPT63)对全球和中国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做出了预测,完成了多种耦合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预测研究
提出了我国自己的全球和中国区域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情景。完成了世界主要气候模式模拟结果集成计算和分析,初步完成我国自己的全球耦合气候模式模拟;)利用RegCM2对中国未来可能由于人为增暖引起的极端气候事件进行了模拟(CO2加倍试验)对我国主要经济区和主要流域逐年、逐季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用改进后的区域气候模式(NCC/RegCM)对东亚区域进行了连续5年的控制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误差检验,根据统计方法进行降尺度研究工作取得进展。研究表明,全球、东亚和中国的变暖趋势基本一致,但东亚和中国的振幅较大。东亚的降水大部分地区增加,增加最明显的是华北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地区,长江及其以南地区降水减少。
(5)完成了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分卷的编写。评估了人类活动和自然强迫因子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应用我国的模式为IPCC工作提供了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