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12月22日  星期日
CN / EN / 微信
柳艳菊和李巧萍赴意培训总结
日期:2006-09-03
    
参加“热带地区季节可预报性”短期培训总结
柳艳菊 李巧萍
(气候变化室,2006825日)
2006年8月7-18日,应意大利理论物理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ICTP)的邀请,气候变化室李巧萍和柳艳菊两人参加了为期两周的“热带地区季节可预报性-研究与应用”的培训学习。本次培训是由韩国汉城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意大利ICTP、美国海-陆-气研究中心(Center For Ocean-Land-Atmosphere Studies-COLA)联合举办,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季节可预报性水平。本次培训主要邀请了韩国汉城大学、意大利ICTP、美国COLA、美国夏威夷大学、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单位的十多位知名专家前来授课,有来自二十个国家共五十多名学员参加了学习。
本次培训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和上机实习应用两大部分,第一周围绕“热带季风系统”、“海气相互作用”“ENSO的概念模式”、“ENSO的不稳定理论”、“ENSO的可预报性”、“亚澳季风的年际变率及可预报性”、“季风与ENSO的相互作用”、“MJO的动力学理论”、“ENSO与MJO的相互作用”、“气候系统模式的介绍”及“季节预测及其应用”、“ECMWF季节预测系统的最新进展”、“季节预测、模式不确定性及气候变化”、“季风的季节内变率及潜在的季节可预报性”、“动力降尺度方法介绍”等主题进行了学习和互动讨论,使学员对目前国际上在季节预测方面的前沿问题、研究进展、科学方法等有了深入系统的认识,开阔了学员在该领域的视野。第二周除理论授课外,每天下午安排上机实习,主要针对欧洲海气耦合模式比较计划(DEMETER)中七个模式的1980-2001年共21年的回报结果进行不同地区主要气候特征的预报技巧进行评估。我们二人与韩国、印度共5名学员一组就模式结果在东亚地区的可预报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比较了模式在东亚地区温度、降水、东亚季风强度、印度洋海温等方面的预报性能,分别计算了Brier Skill Score、Reliability diagram、Economic value等技巧评估,认为各模式对于该地区温度、降水的预报技巧表现不一,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多模式集成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单个模式。对于中国不同地区,降水的预报技巧较低,这也是目前模式在中纬度地区表现的共性,同时对于东亚季风强度的预报也有较大误差,这些问题均是未来模式发展需要关注和改进的重点。
本次培训的主要特点是立足点高、针对性强,注重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在动力季节预报方面与国际上仍有一定差距,关于动力季节预报技巧也缺乏一套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评估方法,为提高季节预报的准确性,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动力季节预报系统,同时发展多模式集成和完善的评估方法。因此,结合我们中心的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际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力争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效提高我国的动力季节预报水平。
(附件为我们在培训期间所做的相关工作报告)
 
                
附件: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