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为-2.4℃,较常年同期(-4.3℃)偏高1.9℃,仅次于1998/1999年冬季的-2.3℃,为历史同期第二高值。与常年同期相比,除西南地区东部及青海的大部接近常年外,全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偏高1℃以上,其中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和西部,以及内蒙古中部和东部、陕西北部、山东中部、新疆北部、西藏西部等地偏高2~4℃,黑龙江、吉林的部分地区偏高达4~6℃。辽宁、吉林、黑龙江、重庆区域平均气温突破1951/1952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甘肃与历史同期最高值持平。
冬季3个月平均气温也均不同程度偏高。其中,2006年12月,全国平均气温为-3.2℃,比常年同期偏高0.7℃。2007年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4.5℃,比常年同期偏高1.4℃,黑龙江、吉林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2月气温偏高最为明显,全国平均气温为0.7℃,较常年同期偏高3.5℃,全国及19个省(区、市)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
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对农牧业、能源、交通、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气温偏高造成我国北方地区积雪减少,降低土壤保湿保温效果,加速土壤失墒,加剧华北、黄淮、西北东部部分地区的旱情;同时有利于病虫害越冬基数增高,易导致春夏季节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冬季气温偏高给病菌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造成呼吸类病人明显增多。
冬季偏暖也会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气温偏高可以减少北方地区设施农业的能耗,有利于牧区牲畜安全越冬,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冬暖可使采暖需求降低,对节约能源十分有利;同时,供暖排放也会相应减少,使大气污染程度减轻。冬季偏暖使雪后路面积雪融化快,有利交通运输畅通,便于人们出行和春节探亲访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