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1月12日  星期日
CN / EN / 微信
秦大河局长中国政府门户网站与网民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在线交流
日期:2007-03-07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这里是中国政府网两会访谈。这个冬天不太冷,估计是很多人的切身感受,然而连续的暖冬可不仅仅是降低了羽绒服的销量、减少了滑雪场收入等等这些简单的情况。全球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各个方面。今天中国气象局局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秦大河来到我们演播室,和大家聊聊气侯变化的问题和气象工作的情况,欢迎您秦局长。 [2007-03-06 15:06:34]
[秦大河]谢谢。各位网友下午好,很荣幸到中国政府网,全国两会访谈做客,我第一次到咱们网站来做客,没有经验,请网友多多关照。 [2007-03-06 15:07:13]
[主持人]好,咱们进行今天的聊天,昨天上午温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是关心人民的报告,也是人民关心的报告,我想问秦局长您听完了以后的感触。 [2007-03-06 15:08:24]
[秦大河]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昨天列席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开幕,温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历时两小时二十分钟,总理报告作得很认真,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听得也很认真。我没有详细统计,我今天看报纸有35次总理报告被热烈掌声打断,最热烈的还是台湾问题,还有很多热烈的,它们几乎都是关系到民生的问题。 [2007-03-06 15:09:01]
[秦大河]比如关于谈到节能减排的指标,实行严格问责制度和中央政府很大决心的时候掌声很大。与我非常关心的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保护气候方面相关的我也多次鼓掌。 [2007-03-06 15:11:24]
[主持人]网民问:您对全球变化的建议因具有全球眼光和战略思维常常受到中央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是这样吗? [2007-03-06 15:12:46]
[秦大河]是这样,作为中国气象局局长,作为科学家担任一些重要的行政工作,向党和政府直接报告这个领域、这个行业,全世界和全中国的最新进展是我们的职责,是我们的义务。 [2007-03-06 15:13:30]
[秦大河]最近一二十年以来,特别是最近五年以来,国际上关于气候变化的问题越来越热,因为什么呢?因为它涉及到经济发展,涉及到社会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还涉及到国家的安全,还与各项外交谈判密切联系在一起,而所有的根源是科学的飞速发展,这和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完全一致,所以我有责任和义务向党中央和国家汇报。 [2007-03-06 15:14:51]
[主持人]请秦局长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年这个暖和的冬天的情况,用一些数据具体介绍一下吧。 [2007-03-06 15:16:16]
[秦大河]全球变暖可以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稍微详细一点谈的话我要做一个简单的科学的铺垫,从自然界讲,地球的气温是有周期性变化的,这个自然系统有他自己的规律,比如说因为地球自转、公转还有地球轨道的变化,它直接影响到地球对太阳热量的吸收,它有十万年、四万年、两万年,甚至有11年、22年等等的周期。 [2007-03-06 15:16:49]
[秦大河]所以我们从地球历史上、从地质学上讲可以看到有地质学家说地球是冰球,回忆过去100万年地球每十年有自然交替的冷暖变化,这是事实,有没有好处呢?有好处啊,地球的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使得我们人类诞生了,我们人类以前是不会取火的,我们是爬行动物或者两栖动物逐渐进化成灵长类,但是后来人类会取火了,把食物弄熟了吃,这对人类的大脑很有好处,所以冰期造就了人类。 [2007-03-06 15:17:55]
[秦大河]今天我来谈这个变暖不一样,是两回事,这主要是从人类工业化以来,就是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工业化燃烧了大量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炭等等,把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是导致地球升温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所以可以说从1750年以来地球一直处于缓慢的升温过程中,特别是最近的50年,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地球升温很厉害,地球的升温和大气当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是同步的,所以导致了全球变暖。 [2007-03-06 15:19:42]
[主持人]从时间长河来看地球环境一直不乏变化,其实有的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的。 [2007-03-06 15:22:07]
[秦大河]对,使我们人类诞生了。 [2007-03-06 15:23:12]
[主持人]网民问:那请问您地球变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人类活动对地球变暖要负多大的责任? [2007-03-06 15:23:36]
[秦大河]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但是2007年2月2日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在90%以上的可能性近五十年全球升温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很可惜咱们没有图表,要是有一个图表的话我就可以给你展示在过去的80万年或是40万年里面地球气候变化按照十万年的周期在变化,但是到了上个世纪末,按说按照这样的周期气温应该下降,温室气体也应该下降,但是科学发现从那以后二氧化碳浓度一直在增加,到现在仍然没有停止,与此同时,地球的温度也在增加。 [2007-03-06 15:24:06]
[秦大河]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几十万年之间一直是在180-280ppm之间变化,但是我们知道到2005年年底,我们大气当中的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已经是379了,而气温也在上升。所以你刚才问到今年北京是个暖冬,并不仅仅是北京,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暖冬,据中央气象台进行监测的结果给了一个数据,说今年全国的冬季平均温度比多年平均高了1.9摄氏度,是我们连续20多个暖冬当中的第二个高峰。 [2007-03-06 15:27:20]
[秦大河]表现上有一些区域差别,比如我国东北今年显得温度特别高,我们有一个很详细的报告,这样的高温对于农业是有影响的,比如一些虫卵、病菌很容易过冬,对病虫害带来一些影响,对夏粮作物带来一些威胁,所以入冬以来暖冬对我们的生产还是有一定影响。 [2007-03-06 15:31:23]
[主持人]网民问:全球变暖的特征都有哪些?具体到我们国家气侯变暖的特征又有哪些? 网民都知道全球变暖的问题,但是对它很多细节的东西不是很了解,您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2007-03-06 15:32:41]
[秦大河]简单介绍介绍全球变暖的问题。我想先给网友澄清几个概念,谈到全球变暖我们要把天气和气候区分开,从科学定义上来讲我认为气象等于天气加气候,连同气候变化以及它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所以气象是很广泛的内容,一般我们天气是指短时间的气象现象,比如刮风、下雨、雷电、寒潮等等,这是天气。而气候则是一个长时间的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状况。简单地说天气是短时的,气候是长时的,所以我们讲全球变暖和气候变暖是指气候而不是指天气,而气候又由连续的天气组成的,所以气候的极端事件也是全球变暖的组成部分。 [2007-03-06 15:33:27]
[秦大河]全球变暖怎么产生的呢?刚才我讲了有自然原因有人为原因,我们今天群众和网友关心的全球变暖实际上是指人类活动所引发的全球变暖,这种变暖可以导致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说全球变暖对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都有很多的影响,表现为对农作物的产量产生一些变化。 [2007-03-06 15:35:32]
[秦大河]我记得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还有国内有关科研单位做了一些研究,像全球变暖对中国的种植业三大作物——玉米、水稻、小麦这三大主产作物总体上讲将来都是有负面影响的,都是减产,只有一项,就是灌溉春小麦是增产的,所以这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2007-03-06 15:36:19]
[秦大河]另外,全球变暖也导致水循环发生一些变异,水循环发生变异可能会导致江河湖海的洪涝灾害,水循环变异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大旱。全球变暖也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大型工程受到影响,还有灾害增加,比如像泥石流、滑坡以及疾病增加等等,所以它的负面影响对于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我认为影响是相当大的。 [2007-03-06 15:37:40]
[主持人]好,咱们现在说一下沈阳的大雪。网民问:沈阳下的50年未遇的大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也想问一下秦局长,沈阳的大雪属不属于您刚才说的气候的极端事件? [2007-03-06 15:38:55]
[秦大河]毫无疑问,前几天一场沈阳大雪和附近地区的大雪是属于极端天气事件,已经造成了一些损失,虽然还没拿出最后的统计结果。造成今年沈阳下了50年没遇的大雪主要原因就是前一段时间的暖冬,气温偏高,而且在这个时候暖湿空气,主要是在海洋上空的暖湿空气非常活跃,而且气流非常强大,它北上遇到了南下的冷空气,在这个地方遭遇,而且源源不断的暖空气的进入和冷空气的遭遇就造成大量降雪,在沈阳地区造成了50年不遇的大雪。这次强降雪可以说有利有弊,虽然造成了一些经济损失,造成了人员的伤亡,造成了交通的中断,甚至一些机关、单位、学校都放假了。 [2007-03-06 15:40:04]
[主持人]还有报道说有步行上班的。 [2007-03-06 15:41:38]
[秦大河]对,尽管如此,但是你要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缺水国家,最近几年来水对于我们太重要了,我们基本上处于缺水状态下,所以这次暖空气向上和冷空气遭遇,造成大面积的降水,只要我们预报准确,防范得当利大于弊,是好事。 [2007-03-06 15:42:07]
[主持人]那沈阳的大雪是不是咱们气候变暖直接造成的极端事件呢? [2007-03-06 15:42:37]
[秦大河]这是一个天气现象,从几十年不遇这样一个事件说明气候变化在这方面都是一种反映,所以我认为这就是气候变化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 [2007-03-06 15:43:10]
[主持人]网民问:我国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严重吗?在世界范围内我国与其他国家比算是比较严重的吗?您能不能谈谈气候变化对我们国家各个地方的影响呢? [2007-03-06 15:43:56]
[秦大河]非常感谢网友提出这么困难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因为从全球气候变化,包括IPCC评估报告当中,有几个特点。 [2007-03-06 15:44:44]
[秦大河]第一个特点就是越宏观的准确率比较高,越微观的准确率比较低;第二个特点就是区域尺度越小不确定性就越大。但刚才这位网友问全球变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有什么表现?从宏观上可以这样讲,根据这次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结论,升温很明显,我知道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对于未来我们的升温已经做了一个预测,认为我们国家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的气温将会有明确的升高。在降水形态这方面来看,降水带北移是全球的一个特点,就是未来气候变暖,降水带云系在南半球朝南偏,北半球也朝北偏,所以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和西北的北部地区降水增加的概率是增加的。 [2007-03-06 15:45:27]
[秦大河]就我国来讲,我们国家是一个受季风影响的国家,要注意,这种大气环流的变化对季风气候是有影响的,当然我们不能谈得再细,再细到什么程度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观测,但是风带向中高纬地区移动对我们国家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2007-03-06 15:47:21]
[秦大河]谈到这点有些科学家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像我国著名的冰川气候学家施院士在几年以前就提出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在增加这样一个事实,他是根据中国气象局在西部地区的台站资料和科学家在过去半个世纪在高海拔地区的自动气象站和野外资料以及气候代用指标提出来在90年代开始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是指玉门关以西,中国有句古话春风不渡玉门关。 [2007-03-06 15:48:17]
[主持人]那您刚才说的气象专家的预测,对我们国家来说利大一些还是弊大一些呢? [2007-03-06 15:51:24]
[秦大河](笑)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首先要谈到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人口多、底子薄,所以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拿温总理答记者的话来说任何的小问题乘上13亿都变成全世界最大的问题了,反过来再大的问题拿13亿一除也变得很小了。 [2007-03-06 15:52:02]
[秦大河]基本上是欧亚内陆水系和北冰洋水系这块地区是在上世纪90年代是增加的,他预估将来还要增加,另外我国西北的西部正在经历一个变湿变暖的转型,这还要继续研究,但是至少一些科学家已经得出了这样的看法,并且把这些看法向政府做了汇报,网民要注意,气候微小的变动就像一个巨人打了一个喷嚏,我们都受不了。 [2007-03-06 15:52:30]
[秦大河]所以我个人认为气候变化对于我们中国的影响是要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决策者必须要在这个问题上事先有投入,要做一些研究,要让科学家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要给出未来几年一个时期内的气候变化的预估,以便中央和各级政府能够及早准备,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2007-03-06 15:54:19]
[秦大河]从气候变化来看对我们国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国家南方人口非常密集,而且气候些许的变化对每一个人都有影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我国人口密集地区是有影响的,对我国西部地区,尽管人口相对来说要小一些,人口的平均密度也要小,但是注意,这些地区大部分是高山、高海拔或者是干旱地区,生态比较脆弱。 [2007-03-06 15:54:37]
[秦大河]另外一个方面,气候变化也有有利的一方面,比如说温度升高了,或者是气候带发生变化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很多能量,我有一个材料没有带来,是大概几天以前《科学时报》发表关于中国能源的,谈到了气象的很多数据,我们还没有这么很好的总结过,谈到了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如果要是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以把一些害变为利,从而使得我们国家能够在能源利用这方面有好的表现。 [2007-03-06 15:58:06]
[主持人]刚才您还提醒网民气候的任何微小的变化就像巨人打了一个喷嚏,是不容忽视的,您的这个观点是很重要的。 网民说:2006年我们国家平均气温达到9.92摄氏度,成为1951年以来我们国家创纪录的暖年,但是作为普通老百姓知道气候一年年、一天天在变暖,但是不知道这个变暖严重到什么程度。 [2007-03-06 16:01:31]
[秦大河]我还是要特别强调,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肯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先说正面的,比如我国寒冷地区,像东北地区日照比较低,像温度升高以后可能更加适合种植业、农业都很合适。但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我们国家主要坐落于中低纬地区,这种气候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007-03-06 16:03:02]
[秦大河]如果年平均气温升高两度,我们所有气候带界限都会向北移动,比如未来变化可能导致我国森林植物带北移,可能导致落叶针叶林的面积减少,甚至可能向北移出中国境内,跑到西伯利亚去了,这都是负面影响。 [2007-03-06 16:05:05]
[秦大河]另外像中国目前干旱区总面积大概有297.6万平方公里,而且目前干旱、半干旱趋势很严重,如果温度上升更高一些的话,中国干旱区的面积将会更加扩大,这无疑对于中国来说都是一种灾难,再比如说像森林生产力、草原、湿地等等都会发生一些对我们有负面影响的变化。所以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中国应当在减缓气候变化这方面也应当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007-03-06 16:05:57]
[主持人]网民问:全球变暖造成的危害会波及到我们每一个人吗?这个世界范围内哪儿会比较安全些呢? [2007-03-06 16:07:05]
[秦大河](笑)南极最安全,哈哈。开个玩笑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大气圈,全球变暖有一个观点,不是说我们每一家所在的地方都变暖,它是一个平均状况,有些地方可能增温很多,有些地方可能变化不大,平均起来是增温。 [2007-03-06 16:07:41]
[秦大河]比如说举一个例子,南极和北极,全球变暖对北极的影响就要比对南极的大,北极的冰会大量减少,北极冰可能会消失,格林兰冰盖甚至都会消失,而南极从我们目前认识水平几十年、上百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平均起来全球气温是升高的,我不能回答这位网友哪个地方安全,哪个地方不安全。 [2007-03-06 16:08:07]
[秦大河]对每一个人毫无疑问都会有影响,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爱我们的地球。 [2007-03-06 16:10:37]
[主持人]网民想让秦局长说一下未来的全球变暖会不会真的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比如像《未来水世界》还有《后天》描述气候变暖以后的极端的恶劣的气候变化,会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呢? [2007-03-06 16:11:08]
[秦大河]我不敢说会不会,但是我可以说地球历史上确实发生过此类这样的情况,在距今12500年、在距今8000年和距今三、四百年前都发生过地球温度忽然发生突变的情况,所以电影《后天》就是依据这些东西来编的一个故事,当然它是一个故事而不是一个真实的现象。 [2007-03-06 16:12:12]
[秦大河]从地质学这样一个以几十亿年地球变化的学科来看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但是要记住我们人类出现有序的社会也不过几千年,就好像是刚才发生的事情一样,我们还能持续几个几千年呢?从1750年到2007年我们的温室气体已经增加了将近100个ppm,而且我们目前这种状况还要继续增加下去,我希望网友可以把那个曲线,我们气象局网站上不知道有没有,可以把我刚才说的曲线放出来,他看看坐标算一算就知道我们人类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如果想让我们子孙后代幸福生活在星球上必须要保护地球。 [2007-03-06 16:13:10]
[秦大河]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五十几年,鸦片战争1840年到现在才不到200年,1750年到现在多少年?才200多年,地球就成了这个样子,我们起码还要延续他2万年,20万年?我不敢设想,所以从网友问问题来看实际上是问到了全人类,我们全人类都应当保护这个地球。 [2007-03-06 16:14:53]
[主持人]网民问:您认为面对全球变暖问题,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分别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到了目前这种局面,应该如何去各尽其责?全球变暖听说都是中国影响的? [2007-03-06 16:16:31]
[秦大河](笑)全球变暖刚才我讲了,工业化以来人类大规模的工业活动,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的,以前我们认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能够生存50年到300年,最新的评估报告认为它能够最长在大气当中留3000年,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100年、200年之前人类工业化初期就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导致了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全球变暖,现在我们都不排放,我们不烧锅炉、不开汽车、不要升炉子煮饭,这种温室现象还要保持一、两个世纪,而且保持很高的温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共同维护我们这个星球的安全。 [2007-03-06 16:17:43]
[秦大河]我们必须回到历史上看这个问题,像一些发达国家,从1750年工业化开始的时候就排放了很多,但是他们现在产业换代、技术更新,利用他们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等等现在排放很低,特别是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低于中国,但是像一些国家,比如中国、印度、巴西这样一些原来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二次大战以后获得了独立,特别是80年代以后才开始迅速发展。 [2007-03-06 16:19:14]
[秦大河]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中国政府是签字承诺的,这就表示了中国政府和发展中国家都是愿意保护我们大气层、保护气候、保护地球环境的。最近一、二十年中国把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放在首位,我们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目前在美国之后名列第二。 [2007-03-06 16:21:45]
[秦大河]我特别注意到说是不是中国造成的?这是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造成的。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现在才不过20几年,我们排放比较多的是1992年之后。但是即便如此,中国政府在我们人口众多,人均排放仍然很低的情况下也做了很多规定,比如政府报告里面谈到了严格的节能减排指标,实行问责制度,这在全世界国家里面我认为中国是做得比较好的国家。 [2007-03-06 16:23:26]
[秦大河]但是在法国的时候有记者问我为什么看不到中国减排的新闻?我说你们问得太好了,我也在这里看不到中国减排的新闻,什么新闻都没有,你们应该学学中国的新闻,什么新闻都有。中国并不是排放的主要国家,中国处于现在的阶段,排放正在增加,中国政府已经采取行动,为减排做出贡献,这是很有意义的,我相信本届政府能够像温总理昨天报告里谈到的,一定能切实负起责任。 [2007-03-06 16:26:30]
[主持人]我们知道2007年是气候年,您今年应该够忙了吧? [2007-03-06 16:28:55]
[秦大河]是,2007年在国际上是对气候和气候变化很关注、很专业的一年,四月上旬IPCC将要通过第二工作组的报告,我们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将率中国代表团参加这个会议,在五月初在泰国第三工作组也要发布他们的报告。中国气象局是代表中国组织、牵头相关活动。十二月份要组织第13次缔约国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各国政府的政治家将依据气候变化专家们提供的科学报告对未来,特别是《京都议定书》和后京都议定书进程采取什么措施进行讨论。 [2007-03-06 16:29:49]
[秦大河]这个东西毫无疑问在全世界会引起高度关注,另外我也听到G8会议上,有两个议题,一个是最不发达国家债务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气候问题,而最近德国提出来今年的G8会议重点是要谈气候变化。 [2007-03-06 16:33:23]
[秦大河]前不久达沃斯会议上把气候变化作为第一个命题是在达沃斯会议上,因为气候变化涉及到科学,这个科学是地球前沿的问题,它是经济发展与我们几十亿人口密切相关,它涉及到我们的未来,它是科学、经济、政治三位一体的结合体,所以我想这个问题会引起各国政治家、老百姓和科技界的高度关注。 [2007-03-06 16:34:07]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已经非常重视气候变暖的问题,网民也提供了一种说法,他说发展中国家过去几十年内在人类发展方面得之不易的成就将在未来几十年内被气候变化夺走,是吗? [2007-03-06 16:35:18]
[秦大河]这是极端的情况,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我们是根据经济、社会、人口发展的模式进行预估,只要我们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和利用绿色能源,减少排放,保护大气圈,而且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若干措施我们还是能很好地在这个地球上活下去的。以前说与天斗其乐无穷,大家小心,要和平共处,不要和天斗,我们现在是把与天斗其乐无穷改变成为与天和谐共处建造一个和谐世界。 [2007-03-06 16:39:10]
[主持人]好,您说得太好了。网民问: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世界上是怎样的舆论氛围?其他国家是否也很重视?他们在采取着哪些应对措施? [2007-03-06 16:41:05]
[秦大河]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事实,在目前科技界和社会上以及决策者之间都基本上得到承认,我想这对于中国也是完全一样的,而且各国政府都提出了很多减排的措施,但这中间观点不一样,像欧洲的一些国家,我们叫“绿色国家”他提的要求很高,但他们经济社会也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了。像美国原来克林顿政府的时候还是比较支持的,布什政府上台以后认为这个气候变化的问题还没有研究好,还有很多问题不确定,还要继续研究。 [2007-03-06 16:42:12]
[秦大河]对发展中国家,像中国、印度这些国家,我们当然一方面要积极从事科学研究,认识气候变化科学上的道理,同时也做了很多应对工作,但是中国也好、印度也好都是一个现在正在经济上崛起的国家,我们底子很薄、人口很多,所以我们在解决老百姓吃饭,解决我们生存和排放之间必须要找一个合理的支点,使得我们经济能够很快的发展,也使得我们对大气圈的保护达到最好。所以中国政府提出又好又快发展,这是一种转折。我相信中国政府会在这些方面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做出我们的努力。 [2007-03-06 16:43:42]
[主持人]我刚才还想让您回答我们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地球气候变化,而且想让您谈谈我们采取措施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2007-03-06 16:46:53]
[秦大河]我国确实已经采取了一些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比如说我们很多部门,有关气候系统的农林水气海等部门已经初步建立气候系统观测网络,比如关于气候、海洋、农林草等,我们中国气象局作为一个部门也设立了我们的立体综合气象观测网,包括高空探测、地面探测、太阳辐射观测、大气本底观测等等,我们国家加强了综合能源的规划和管理,逐步建立起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对环境无害的能源体系和消费模式,推广污染少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在开发和利用绿色能源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2007-03-06 16:47:23]
[秦大河]我们国家实施退耕还草、生态造林保护好环境资源。我们国家是国际大型计划的积极支持者,很多水资源变化、IPCC等等我们都做了大量的研究、投入,但是和我们国家这么多的人口,和这么大的面积相比我觉得我们国家很多东西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说未来制定合理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增强我们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在一些领域还要加强,比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选用一些适应新的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的品种,发展一些农业新技术,突出高产、稳产和高品质农作物的生产。 [2007-03-06 16:49:17]
[秦大河]还有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就是要提高防洪抗旱供水能力,特别要注意把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的影响作为约束条件来看,大气、地面、地下要作为一体联系考虑,不能孤立作战,这样不符合自然规律。另外要继续植树造林,还要加强森林保护、草原保护,还要加强森林火灾火险的预报预警,还要加强林木病虫害的防治,还要根据气候变化改善畜牧业的情况,以保证中国畜牧业草地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007-03-06 16:51:27]
[秦大河]另外关于沿海防预风暴潮的设施也应当提高一些设计标准,对于我们如何躲避台风和风暴潮的规章制度也应当根据气候变化给予调整。 [2007-03-06 16:52:39]
[秦大河]另外还要评估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但这里面我还要强调一点,我们还要加强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研究和评估工作。有些同志说你们怎么一天到晚研究,不是季风就是生物多样性,我跟大家讲,这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一个永恒课题,科学家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将进而出现一些新问题,使人和自然能够协调发展,所以我想从根本上讲,我们要增加科研投入,我们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队伍,另外我们还应当在很多硬件上增加投入,此外,我们必须要在这一方面和国际接轨,和国际科技界进行密切的合作,因为很多东西是密切融通在一起的,只有合作才能大家共赢。 [2007-03-06 16:53:45]
[主持人]网民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国气象方面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2007-03-06 16:55:36]
[秦大河]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所以就要做好靠天吃饭的农业气象工作。在50年以前,我们底子很薄弱,从全中国解放到抗美援朝结束我们进入和平建设时代,我们农业基本上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而且我也可以告诉网友现在也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所以气象工作对于中国和中国气象局来说我认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2007-03-06 16:56:10]
[秦大河]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我们建立了一支宏大、有素的气象队伍,中国气象局是主体,我们有在职各类业务人员57000人左右,如果连同行业气象工作者,包括民航、军垦、农垦、森林、盐业等大概将近十万气象工作者这样一支队伍,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探测系统,我们建立了实时的信息传输,业务运行和发布系统,所以我们可以说到现在为止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气象成为了世界气象组织中没有人能够比的巨无霸,这个巨无霸的队伍很大。 [2007-03-06 16:58:22]
[秦大河] 但是我们必须看清目前的形势,我们在科技队伍的素质方面,我们在整个大气科学、气象科学乃至于气候系统科学研究这方面,在最新的模式研制等等方面还和像欧洲、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也正和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相符合。 [2007-03-06 17:00:30]
[秦大河]但是我们国家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国家GDP目前全世界排行第四,我们人均收入迅速提高,我们国家可以支配的资源也和十年、二十年前比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我们很难满足,很难满足的原因是什么呢? [2007-03-06 17:01:25]
[秦大河]我们科学技术这方面和国际之间还有差别,正像2006年元月份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讲到的,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上继续保持优势的情况。如何来发展我们的气象事业,所以中国气象局党组审时度势,在国务院领导下,我们从2003年开展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这项工作,由回良玉副总理直接领导,我们组织了气象部门内外的300多名科学家,包括七、八十名两院院士一块工作,我特别要声明,我们做这个工作是站在国家立场上,没有站在部门立场上,我们专家组70%的成员是中国气象局之外的整个地球、环境、社会、农林水乃至于国情研究的专家,他们给我们了很大的帮助,我们完成了这个报告。 [2007-03-06 17:02:34]
[秦大河]这个报告完成之后,我们2004年1月在人民大会堂做了汇报,2005年战略研究成果提升为《国务院关于加快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么一个文件,叫做国务院三号文件,成为指导我们行动的纲领。为落实这个文件,我们提出了12字方针,叫“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在政府网页,一链接就可以查出来,内容很精彩。 [2007-03-06 17:04:56]
[秦大河]特别是今年一年来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改革、发展、创新有了一定的结果,我刚才看到有些网友在这方面做了一些询问,我建议他们可以通过中国政府网链接到中国气象局的网站,搜集到我们发展改革创新的内容,我想大家看了以后一定会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2007-03-06 17:09:07]
[主持人]咱们再来回答一个网民关于您本人的问题吧?在很多网民心里您是一位英雄院士,您曾经横穿南极大陆,沿路还搞了很多冰样、雪样,使我们国家在南极冰山研究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不能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经历呢?那年您多大年龄啊?身体是否吃得消,这么好的身体平时是怎么锻炼出来的? [2007-03-06 17:10:13]
[主持人]我也可以告诉各位网民,秦局长站在我面前是高大魁梧、红光满面、箭步如飞的,身体是很好,您跟大家说说平时是怎么进行身体锻炼的? [2007-03-06 17:11:03]
[秦大河]还是一句话,大家平时要开心生活,不怕累,要多干活,多干活就会吃什么什么香,睡觉也很香,像我每天走路上班,如果红绿灯不多的话走48分钟上班,大概走4.5公里,我也没有刻意去锻炼,只是利用这么一点时间走路上班。谈到我的经历,网友评价我是英雄院士,我真是愧不敢当,其实我很普通,那时候我身体也不是很好,但是我是学地理学的,做现代冰川工作做了多年,现代冰川工作必须要去野外,我们自然会把它当成我们本职工作来完成,所以可能对身体锻炼有一定的好处。 [2007-03-06 17:11:35]
[秦大河]我想这位网友也是学地理的、地质的,如果能遇上我那样的机会他一定会千方百计争得这个机会参加国际横穿南极的探险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