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1月23日  星期四
CN / EN / 微信
2007年初夏南亚高温热浪事件分析
日期:2007-07-04 来源:气候系统监测诊断室 作者:颜京辉 任福民
2007年初夏南亚高温热浪事件分析
国家气候中心
2007年6月14日
 
一、    事件概况及影响
2007年6月初以来,南亚遭遇高温热浪袭击。截止6月14日,已造成至少307人丧生。
1.     气象要素变化
图1给出了2007年6月2~11日的平均气温分布。可见,南亚大部10天的平均气温超过30℃,其中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中部超过35℃。从气温的演变过程来看,上述地区自6月初以来气温持续异常偏高,如巴基斯坦东部城市拉合尔(Lahore)和印度首都新德里(New Delhi)的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持续异常偏高达3-6℃(图2)。图3给出了巴基斯坦城市锡比(Sibbi)的日最高气温近期演变,6月10日最高温度高达51.6℃,为此次高温热浪事件出现的极端最高温度。
2.        事件影响
截止6月14日,此次热浪事件在巴基斯坦已造成190人死亡,印度117人死亡,并造成大量民众因中暑而入院接受治疗。
 
二、气候背景及成因分析
南亚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雨季和旱季之分。通常,印度季风爆发大约在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中旬自印度半岛南端逐步向北推进,印度季风的建立和撤退正是雨季的开始和结束;而南亚地区在印度季风爆发前常常会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2007年5月末,印度季风开始在印度半岛南端爆发,而6月1-10日南亚地区中北部仍处于干热的伊朗副热带高压(图中588线所示范围)这一天气系统的控制之下;再加上南亚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北部有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阻挡,冷空气难以直接到达,而是越过高原后变得干燥,在背风坡一侧顺坡下滑,使得气温大幅度增温。由此导致了持续高温热浪天气的出现。
三、对策建议
我国的酷热高温天气一般出现在盛夏和初秋,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热浪事件对社会经济建设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多次高温热浪事件,如2003年浙江省和2006年7-8月重庆市与四川省分别出现了严重的持续高温天气,造成水库、河流干涸,牲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大面积受灾,电力供应紧张,企业暂停生产,部分地区出现供电中断,给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重大影响。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对2007年夏季的气候趋势预测,黄河上游大部、西南地区南部和东南沿海地区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高1℃以上,需注意高温热浪的影响。建议提前做好抗旱防暑工作,保障电力和水资源供应,将农田干旱、水库干涸、人员死亡等可能发生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