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8日下午 | ||
14:00-16:00 国家气候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 | ||
时 间 |
特邀报告 |
主持人 |
16:00-16:30 |
ENSO事件中次表层海温距平传播特征的若干机理
巢纪平院士, 国家海洋预报中心 |
董文杰 |
16:30-17:00 |
青藏高原对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影响
吴国雄院士,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
17:00-17:30 |
风云2号气象卫星的定量产品
许健民院士,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 |
17:30-18:00 |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严寒吗?
王绍武教授,北京大学 | |
2005年1月19日上午 大会报告 | ||
时 间 |
第一部分 气候变率的诊断及其机理研究 |
主持人 |
08:40-09:00 |
南北半球高低层环流切变与我国长江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
艾孑兑秀 何敏,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 |
李维京
|
09:00-09:20 |
南极涛动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高辉,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 | |
09:20-09:40 |
上游地区热通量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 史学丽,气候模式室;
丁一汇,气候变化室; Johnny Chan,香港城市大学 | |
09:40-10:00 |
相空间不均匀性与大尺度异常雨型的划分
张培群 任宏利 李维京,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 |
张 强 |
10:00-10:20 |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全球海温关系的初步分析
龚振淞 何敏,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 | |
10:20-10:40 |
2004年6-9月台风对中国降水的影响分析
任福民 王小玲 张培群,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 | |
时 间 |
第二部分 气候预测理论及方法的研究 |
主持人 |
10:40-11:00 |
利用ARGO同化资料改进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季节预测
李清泉 刘益民,气候系统模式室; 张人禾,气科院 |
张培群 |
11:00-11:20 |
应用GOALS耦合模式进行我国短期气候预测试验
柳艳香,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 郭裕福,大气物理研究所 | |
11:20-11:40 |
观测资料的非线性时空分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封国林,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 |
11:40-12:00 |
中国陆地区域气象要素客观网格化试验
许力 李维京,气候系统诊断预测 | |
12:00-12:20 |
利用前期热带对流活动强度对2004年中国台风活动预测的检验
宋文玲,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 | |
12:20-13:40 |
午餐午休 | |
2005年1月19日下午 大会报告 | ||
时 间 |
第三部分 气候系统模式的改进及其模拟技术研究 |
主持人 |
13:40-14:00 |
RegCM3区域气候模式及其部分应用
高学杰,气候变化室 |
吴统文 |
14:00-14:20 |
气候模式中不同辐射方案对云和降水的影响
张华 吴统文 董敏 张培群,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 |
14:20-14:40 |
改进的BATS陆面模式及其独立试验和性能分析
周文艳,南京气象学院;罗勇,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 |
14:40-15:00 |
基于NOAA-AVHRR资料对AVIM 模式模拟中国陆地植被NPP的检验
何勇 董文杰 宋艳玲,气候影响评估室 | |
15:00-15:20 |
华南夏季风活动(1991-2000年)的区域气候模拟
刘一鸣,气候系统模式室;丁一汇,气候变化室;陈仲良,香港城市大学 |
封国林 |
15:20-15:40 |
海陆分布在亚洲夏季风形成中作用的数值研究
梁潇云,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刘屹岷 吴国雄,大气物理研究所 | |
15:40-16:00 |
风应力桥梁作用下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相互作用的数值试验
赵珊珊 杨修群,气候影响评估室 | |
16:00-16:20 |
空间滤波方法在MME中的应用
王兰宁,气候系统模式室;W.T.Yun,APCN,KMA; 祝从文,气科院 | |
时 间 |
第四部分 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分析与对策研究 |
主持人 |
16:20-16:40 |
1743年华北夏季极端高温—相对温暖气候背景下的历史炎夏事件研究
张德二,气候变化室;Gaston Demaree,Royal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 |
刘洪滨
|
16:40-17:00 |
实况海温和人类活动强迫下NCCT63大气模式对20世纪气候变率的数值模拟 徐影 罗勇 王兰宁,气候变化室 | |
17:00-17:20 |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地区近千年来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刘洪滨,气候变化室; 邵雪梅 黄磊,南京大学 | |
17:20-17:40 |
气候变化近五十年来我国气候带、季节等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未来演变趋势研究 姜允迪,气候影响评估室 | |
2005年1月20日上午 大会报告 | ||
第五部分:气候变化科学、影响与对策特别支撑项目
气候变化的科学与对策特别评估报告 | ||
时 间 |
大会报告 |
主持人 |
08:30-08:50 |
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分担方法的定量计算
潘家华 陈迎 朱仙丽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翟盘茂
|
08:50-09:10 |
第二代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强反演模式SSIM2
朱蓉,气候影响评估室 | |
09:10-09:30 |
一个简单气候模式在巴西案文的科学和方法学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胡国权,气候变化室;Greg Bodeke NIWAR,戴晓苏 科技发展司 | |
09:30-09:50 |
中国近一千年地表温度重建的可行性分析
任国玉 初子莹 刘洪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邵雪梅 南京大学 | |
09:50-10:10 |
气候系统危险人为干扰水平 戴晓苏 科技司;陈迎 社科院;
任国玉,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王邦中,预测减灾司 | |
10:10-10:30 |
关于地球历史的困惑
李伟平,气候系统模式室 | |
10:30-10:50 |
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及其政策意义 许黎,罗勇,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陈振林 局国际合作司;任万辉 沈阳环境监测中心 |
任国玉 |
10:50--11:10 |
中国土壤湿度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研究
张秀芝,气候诊断预测室 | |
11:10-11:30 |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模式评估业务应用研究
高歌,气候影响评估室 | |
11:30-11:50 |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Change of UK Arable Land under the Projected Future Climate Change Zhang Chengyi 气候变化室; Pete Smith | |
11:50-12:10 |
PFCs和HFCs与气候变化 张华 许黎 张芳,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刘毅 石广玉,大气物理研究所;王宏,气科院 | |
12:10-12:20 |
小结 |
董文杰 |
1月20日下午14:00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主持人:罗勇)
(地点: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小会议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