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国家气候中心建成国际先进的气候科研业务中心而努力奋斗
2005年1月18日
董文杰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今天,我们能够邀请到各位嘉宾出席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感到非常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家气候中心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出席我们的庆祝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10年来关心和支持国家气候中心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以及国际友人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敬意!向十年来为中心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国家气候中心全体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站在新年的起点,回眸国家气候中心的发展历程,气候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94年,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气候工作的需求,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做出批准成立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重要决定。1995年1月10日,当时的国务委员宋健同志亲自为国家气候中心授牌,孙枢院士出席了授牌仪式,见证了国家气候中心的成立。199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视察国家气候中心时要求我们:“要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有所突破,使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率和总体水平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更加准确、及时主动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建设之初的国家气候中心重点任务是建立我国短期气候业务系统,提高对国家防灾减灾的气候服务能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构成了新世纪中国气候事业发展的大背景。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缓进也退!面对二十一世纪头20年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和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迎着世界气候科技前沿的激烈竞争和国际气候环境外交斗争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气象局党组审时度势,做出成立北京气候中心的决定。2003年3月,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同志为北京气候中心揭牌,原WMO秘书长奥巴西博士出席了揭牌仪式并致辞。BCC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对中国、亚洲乃至全球气候系统的监测、预测、气候变化的预估、影响评价和应对战略研究,为我国和区域提供更好的气候业务和服务产品,争取早日成为WMO区域气候中心,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气候科研业务中心。
10年来,我们在中国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 紧紧围绕提高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这一主要气候业务任务,在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开展相关的气候科学研究和试验,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向业务能力转化,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气候业务科研系统。目前,国家气候中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气候预测、气候系统监测诊断、气候影响评价、气候变化研究为一体的科研业务相结合的初步具备区域气候业务服务能力的国家级气候科研业务中心。建成了一整套适用于中国和东亚气候特点的短期气候监测、预测、评价业务系统;建立了由海-气耦合模式、东亚区域气候模式、高分辨率太平洋-印度洋模式等构成的动力气候模式业务系统,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几个能利用动力气候预测模式发布区域和全球气候预测产品的国家级气候中心之一。初步具备了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候中心要求具备的功能和能力。下面,我简要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一下10年来国家气候中心的主要工作:
一、气候业务系统由建立到不断改进日臻完善,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服务
国家气候中心成立后,在模式发展方面坚持边研究、边试验、边应用,优化各模式分量,加强气候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研制的T63月动力延伸预报模式、季节预测模式、大气环流模式、海洋模式、ENSO预测模式及区域气候模式先后投入业务试验,同时,物理统计预测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使气候预测水平有所提高,较准确预测了1998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4年的汛期气候趋势。成功地预测了1998年长江流域的严重洪涝灾害,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据估计减少损失近200亿元。成功地监测预测了1997/1998年、2002/2003年和2004/2005年厄尔尼诺事件。2004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评分获得74分,取得自国家气候中心成立以来仅次于2000年的好成绩,气候服务工作受到有关领导和社会的好评。我们积极开展气候系统各圈层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和相互作用研究,推动了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2004年9月,我们建成了NCC-GODAS资料同化系统。目前,NCC-GODAS同化资料是国际气候研究IRI接收和收录的三类同化系统及其资料之一。从社会需求出发,积极拓展业务和气候服务领域。形成了以气候系统监测、预测、影响评估为主的气候业务和服务体系,开展了干旱对农业影响评估研究、气候对农业影响模式研究、气候对水资源影响评价、气候对能源影响评价、气候对交通影响评价和气候对健康影响评价等工作。加强了对全球主要气候异常事件的影响评价和预评估。许多产品和服务材料被国务院信息中心、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采用,有的决策服务材料得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评价,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先后都作过批示,仅200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作了十多次批示。
二、大力推进气候科技创新,为气候业务水平的提高和WMO-RCC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国家“九五”重中之重项目“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于2000年结题,取得了重要成果,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项目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代短期气候监测、预测、评价和服务业务系统,揭示出影响中国气候异常的最强气候信号是厄尔尼诺事件、高原积雪和季风;建立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厄尔尼诺监测和预测网络;建立了具有较高水平的全球与区域动力气候模式预测系统。ENSO预测模式定期为世界气象组织(WMO)提供最新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预测产品。
气候中心成功地组织了南海季风试验。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许多有关亚洲夏季风建立、维持和撤退的新事实。我们参加了“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这是全球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计划(GEWEX)在亚洲季风区开展的气象、水文观测试验(HUBEX/GAME),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期间支持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项目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在2003年淮河暴雨洪水预报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气候系统模式的研究和应用取得重要进展,NCC海气耦合模式完成了20年集合预测回报试验,并进行了三年业务化试验的检验,今天将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NCC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三、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战略研究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工作业务化进程加快,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中国气象局领导下,我们积极参与筹办了国际气候变化科学研讨会以及IPCC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研讨会,承办了有较大国际影响的“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培训班”和气候变化科学前沿论坛,气候变化香山科学会议和气候系统模式发展研究青年科学论坛。丁一汇教授应邀为国务院领导做了气候变化科学讲座。2004年,针对国际敏感问题,及时组织研究提出了《对美国国防部“气候突变秘密报告”的分析与建议》、《21世纪我国气候变化预估及应对战略》、《气候突变真的会在后天发生吗?——评美国好莱坞商业巨片“后天”》《我国面对国际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所需采取的对策建议》、《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相关国际环境外交斗争的对策建议》等决策服务材料,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积极开展对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关键科学问题的综合分析和政策研究,气候中心有6名参加了IPCC第一工作组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NCC动力气候模式首次成为了IPCC气候情景预测的参加模式,将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提供有关气候变化预估的结果,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参与气候变化领域国际活动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气候和气候变化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加速了“出产品、出成果、出人才”
国家气候中心在气候监测、预测、气候变化预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影响评估、古气候重建研究以及大气科学试验等方面同国内外有关科研业务机构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良好可靠的合作关系。10年来,共接待外国专家和学术代表团1000多人次,派出800多人次到国外参加学术会议或短期学术访问。主办国际会议38次,与国内外100多个科研业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10年来,国家气候中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7项,培养博士、硕士生百余名,其中,张祖强博士荣获2003年度WMO青年科学家奖,为气候科学的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回顾过去的10年,正是富有成效的合作使我们与兄弟院校、兄弟院所、兄弟单位实现了成果、人才的资源共享,极大地推动了气候业务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通过局校合作工作的落实,我们在人才培养和气候科研方面与国内气候相关领域的相关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环保局及军队气象部门的兄弟单位在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发、亚洲季风和干旱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合作研究成果;我们与中国气象局兄弟单位之间,与各省局和区域中心之间在气候系统监测、预测系统的建立,在气候资料同化、分析方面取得了进展;我们与港澳台气候科学家们在南海季风和东亚季风方面的合作取得了良好进展;我们与亚洲和世界其他国家气候科学研究业务机构在气候变化领域和短期气候预测工作方面的合作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回顾过去,国家气候中心在中国气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基金委等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教育部有关院校、有关部委和军事气象部门的帮助下,在中国气象局兄弟单位、各省局和区域中心的支持帮助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给我国气候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形势喜人,同时形势逼人!国家气候中心将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一战略机遇期,在中国气象局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三大理念为工作出发点,在深入对国际气候科研业务前沿及其发展态势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WMO区域气候中心的5项功能,20项要求,分析形势,制定规划,进一步加大实施“三大战略”的步伐,通过对月、季、年、年代和世纪时间尺度气候系统变化/演变的监测、诊断、分析、模拟/预测/预估、影响评估和应对策略/战略的业务和科研工作的不断改进和领域的不断拓展,使得气候服务综合能力有显著提高,为中国、东亚乃至世界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具有针对性的气候产品,促进我国气候和气候变化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增强我国气候工作的国际影响力,努力把国家气候中心建设成为世界气象组织(WMO)亚洲区域气候中心(RCC)和国际具有先进水平的气候中心,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我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甚至更多的指导、关心、帮助和支持!
2005年春节即将到来,在此,我代表国家气候中心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各位领导、专家、来宾、同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