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1月25日  星期六
CN / EN / 微信
陈丽娟赴瑞典进行短期工作的汇报
日期:2007-11-29
    
2007年8月10日至9月24日,本人受瑞典哥德堡大学陈德亮教授的邀请去哥德堡大学进行短期合作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中国区域气候区划及其气候特征分析,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1、工作内容
做好气候区划是进一步分析气候特征、建立气候预测模型的基础。本人到达哥德堡大学后,利用该大学便利的查阅资料功能,从文献调研开始,全面了解了国内外气候区划研究的历史和进展情况。然后针对我国气候预测业务的需求,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方法对中国气候进行了区域划分。该划分基于气候研究最基础的要素资料降水和温度进行。为了比较不同密度的资料对区域划分的影响,分别使用了160站资料、400站资料、586站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分布比较均匀的400站资料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利用最大特征值法确定降水分区12个,温度分区7个。在此分区基础上,可进一步建立针对区域的预测模型。
根据文献调研,我国的气候区划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1)1950年代前,主要是以专家为主体进行;(2)1950,1960年代,研究机构有组织地进行,主动为生产部门服务;(3)1980-1990年代,应生产部门的要求进行;(4)1990-2000年代,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领域学科的发展和为国民经济、外交服务的需求。
竺可桢是中国气候区划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导者。1929年,在泛太平洋学术会议上,竺可桢宣读了“中国气候区划论”(英文稿),1930 年,沈思瑜翻译成中文发表,这是我国进行气候区划的开始。竺可桢的论文介绍了区划的原则、方法、区域、名称、指标和界限,对气候区划(包括自然区划和农业区划)具有深远的影响。竺可桢不盲从于国际学术界潮流,主张针对中国的实际问题进行区划研究,认为区划结果应简单明确。在他的思想指导下,一大批气象、地理、农业学者作了大量铺垫性的工作。国内主要研究和应用成果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50-60年代和80年代,为农业气候资源服务,为种植业、牧业的规划和分布提供气候条件方面的参考,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等机构组织科研和业务人员开展了该领域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主要为学科发展和应用要求,作为气候预测,气候异常分析,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础工作。
国外的气候区划研究基本上也是类似的历程。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以及一些国家(土耳其、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进行。主要目的是从具有相似的气候特征角度,分析区域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影响该特征的环流系统,有的工作还建立针对区域气候特点的预测模型。
根据我国气候预测业务的需求,也急需在该领域开展工作,并力争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经过短短40多天的努力工作,本人完成了调研、计算和初步的分析工作,针对程序和分析给课题组留下了详尽的文档,论文工作还在进一步整理中。
2、工作体会
短短40余天的国外工作经历使我受益匪浅。歌德堡大学安静的工作环境、方便的网上获取文献和科研信息的条件使本人的工作效率很高,作为一所国际性的大学,其教学和学术交流也非常丰富,工作之余对这些教学、学术活动的参与,扩大了本人的视野;与国外年轻学子的交流,也增进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彼此的理解,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和友谊。陈德亮教授对中国学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方面的照顾也使本人非常感动,他在项目执行和课题组管理方面的能力和取得的成绩也非常值得学习。
通过本次短期工作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和欧美国家在气候变化和气候预测领域工作的差异。我们在硬件方面的条件已经很好,缺少的是有序和有效的管理,以及人员素质的培养,在软件方面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