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肆虐南方
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地区连续遭受四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袭击,影响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总体上达百年一遇。这次灾害性天气过程正值春运高峰,主要发生地域又是我国交通、电力、煤炭和其它物资运送的重要通道和人口稠密地区,造成的影响几乎涉及各行各业及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受灾人口达1亿多人,经济损失之大、受灾人口之多,为历史罕见。
2.台风登陆个数多,登陆时间之早、登陆比例之高破历史纪录
2008年,共有22个台风生成,其中 10个台风在我国登陆,登陆比例为有观测资料以来最高。其中,第1号台风“浣熊”于4月18日在海南省文昌市登陆,登陆时间比常年初台登陆我国时间提早了2个多月,比历史上初台最早登陆时间(1971年5月3日)提前了15天,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我国最早的一个台风。
3.强台风“凤凰”袭击9省,滁河发生大洪水
2008年7月28日,第8号强台风“凤凰”先后在台湾省花莲县和福建省福清市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分别达14级(45米/秒)和12级(33米/秒)。“凤凰”强度强、影响时间长、范围广。受其影响,台湾、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江苏、湖南和山东的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大暴雨,局部出现了特大暴雨。滁河水位迅速上涨,发生了有实测记录以来仅次于1991年的大洪水。
4.黄河发生建国以来最严重凌汛
2008年春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1.5℃,比常年同期(平均9.7℃)偏高1.8℃,比2007年高0.6℃,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也是自1997年以来我国出现的连续第12个春季偏暖。3月,黄河内蒙古段因气温回升迅速,开河速度明显加快。由于开河期河槽蓄水量大,水位高,黄河内蒙古部分河段发生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凌汛灾害。
5.长江中上游和淮河流域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2008年7月20~24日,四川盆地、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四川盆地、陕西西南部、湖北西部和北部、湖南西北部、河南大部、山东东部和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一般有100~180毫米,部分地区达200~240毫米。湖北、四川、江苏、山东、安徽、重庆部分地区发生了暴雨洪涝灾害,淮河流域出现超警戒水位的洪水。
6.上海遭受超百年一遇暴雨袭击
2008年8月25日,上海市出现入汛后最强暴雨天气,徐汇区1小时最大降水量117.5毫米,为187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值。因强降水发生在居住密集的市区和上班高峰期,并且强降水远远超过上海市排水能力,市区150多条马路严重积水,最深处达1.5米,造成交通严重堵塞,虹桥机场多架航班延误,长途班车上百个班次晚点。
7.10月西藏出现罕见雪灾
10月26~28日,西藏林芝、昌都、山南、那曲和日喀则地区出现了有气象资料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雨雪天气过程。全区3个站过程降水量超过100毫米,7个站积雪超过10厘米,其中错那、嘉黎、帕里和索县分别达64厘米、33厘米、28厘米和25厘米。强降雪(雨)天气过程造成山南地区的隆子、错那和措美三县受灾严重。
8.9月四川地震灾区遭受暴雨及滑坡、泥石流袭击
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市38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其中9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159.8毫米;北川县连续5天出现暴雨;彭山和新都日降水量均突破9月历史极值。由于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导致地震灾区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灾区的恢复重建十分不利。
9.南方地区出现1951年以来最强秋雨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我国南方出现秋季罕见的持续性强降水天气。10月21日~11月8日,南方平均降水量为94.9毫米,比常年同期(36.9毫米)偏多1.6倍,为1951年以来最大值。受强降雨影响,南方多条河流发生罕见的秋汛,西江干流发生历史同期最大洪水,湖南洞庭湖水系沅水、资水都发生了今年以来和历史同期的最大洪水,局地发生秋涝。广西遭遇百年来同期最大暴雨袭击,上百万人受灾。云南强降水引发严重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0.东北、华北等地发生严重冬春连旱
2008年1月1日至3月18日,东北大部、华北东部及内蒙古等地雨水稀少,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7省(市)平均降水量仅5.5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由于降水异常偏少,加之气温偏高,导致东北西南部、华北东部、黄淮的部分地区及内蒙古中东部都出现了中至重度气象干旱,局部地区出现特旱。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等地农业生产受到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