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象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作为“高温”的标准,“热浪”通常指持续多天的35℃ 以上的高温天气。
近年来,高温事件的发生频率较过去大大提高,较强的高温热浪一般3~4年出现一次,部分地区甚至年年都遭受袭击。从1999年至今,我国华北、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持续10天以上的强度大、范围广的极端高温天气
极端高温热浪袭击范围也越来越广。高温热浪原是印度、巴基斯坦等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典型气象灾害,但是近年来,上述地区极端高温事件日益严重的同时,原先比较凉爽的欧洲、美国、日本、中国等的中高纬度地区也日趋炎热。美国的五大湖区、法国、英国、西班牙和我国华北都逐渐成为区域高温中心。西安、石家庄、郑州的炎热程度已不亚于南京等传统的四大“火炉”,以避暑胜地著称的河北承德2000年曾出现过连续3天超40℃的极端高温天气。
全球气候变暖是北半球及我国夏季高温热浪事件频繁出现的大背景。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除温室效应外,还有土地利用共同引起的。全球气温明显上升,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尤其明显,这是北半球及我国夏季高温频繁出现的大背景。
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加强了极端高温事件的剧烈程度。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生产、交通集中,在工业生产、家庭炉灶、内燃机燃烧、机动车行驶等方面消耗能源的同时,都有一定的废热排放,使城市区域增加许多额外的热量收入。同时城市规划建设使得土地利用发生变化,植被减少等等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也加剧了极端高温的酷热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