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1月25日  星期六
CN / EN / 微信
吴统文等赴印度参加中印“亚洲季风模式平台合作研讨会总结
日期:2009-05-14

 

 

2009319-20日,由印度科学和工业研究-数学模型和计算模拟中心C-MMACSCSIR Centre for Mathematical Modelling and Computer Simulation印度科技大学大气科学中心CAS IIT-DelhiCenter for Atmospheric Science,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lhi)联合举办,由印度科技部协办的中-印“亚洲季风模式平台合作研讨会”在印度新德里隆重召开。该会议原定时间为2009113-16日,但由于一些中方代表未能及时拿到签证,会期由双方协商改为319-20日。国家气候中心吴统文研究员等4人及中科院大气所的3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在319的开幕式上,CAS IIT-Delhi主任O P Sharma教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印度科技研究院院长Surendra Prasad教授、印度科技部代表A K Sood博士、印度地球科学部秘书S Naik博士及C-MMACSP Goswami博士等多位科学家发表讲话,吴统文研究员代表国家气候中心发表讲话,王淑瑜博士代表中科院大气所发表讲话。

为期二天的研讨会共分为六个分会,分别包括大会特邀报告、全球模式模拟及亚洲季风的预报、模式标准、优化及模式发展、亚洲季风、全球气候异常、气候变化及亚洲季风、关于未来合作方向的讨论。

我们参加了所有分会的报告和讨论,并分别做了BCC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和应用、陆面过程模式的发展和评估、BCC气候系统模式中气溶胶模块的发展及评估、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季风气候的模拟等学术报告。科学家们就亚洲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热带及副热带因子对亚洲季风的影响、耦合气候模式对亚洲季风气候的模拟、多模式集成在亚洲季风季节预测中的应用、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亚洲季风及降水的变化特征及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报告主要强调了亚洲季风问题的重要性,提出应大力加强季风爆发及季风气候的预测研究。季风预报是季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十分困难的问题,目前预报技巧相对较低。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有助于增进双方在亚洲季风区气候模式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进展,交流我国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会议最后就未来中-印双方在“亚洲季风模拟平台”的长期合作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初步讨论的结果如下:

(1)                在“亚洲季风季节尺度的模拟和预测相互比较”及“亚洲季风的气候变化模拟和预估比较”两个方面开展合作。

(2)                中国方面拟参加未来合作的单位有:国家气候中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三个单位,专家主要是从事亚洲季风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季风预测和气候变化预估等。印度方面参加合作的单位有:印度科学和工业研究数学模型和计算模拟中心C-MMACSCSIR Centre for Mathematical Modelling and Computer Simulation),印度科技大学大气科学中心,印度气象局,以及Cochin科技大学。

(3)                建议中-印双方合作起草一国际合作计划,分别提交到本国的科技部;

(4)                建议每年举办一次双边合作交流会议,由双边交替举办。

(5)                拟定于2009年下半年(9月左右),在北京举办一次双边合作论坛。

未来中-印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有助于增进国家气候中心在东亚季风区模式应用、评估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此次会议,我们了解到,印度方面虽然没有研制自己的全球或区域气候模式,但是他们利用国外引进的模式对印度季风爆发时间、季风降水、气候模拟和预估以及气候影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会议报告上给出的印度季风爆发时间的预报效果较好,这些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合作,气候中心发展的气候模式可以针对印度季风区或双方共同关注的东亚季风区进行模拟、预测和预估研究,借助印方的观测资料和评估方法,使我们的模式得到更加全面的性能评估和业务能力检验,有助于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尽管参加未来中-印双方合作的意向单位有国家气候中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三个单位,但国家气候中心在模式发展及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工作等方面目前都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未来有望作为中方的牵头单位进行合作。目前中、印双方的科技部正在积极促成双方合作,这对于国家气候中心申请中-印合作项目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

会后,我们已经根据双方关心的科学问题起草了一份中-印合作项目申请草案,但需要跟印方进行进一步的沟通,才能确定未来的合作项目。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