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1月24日  星期五
CN / EN / 微信
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慧眼“一石三鸟”
日期:2009-06-12

  清洁能源可以带来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如果这个目标真的能够实现,对于饱受经济停滞、失业率高居不下的各国政府和企业来说,可能是近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世界商业峰会上最有吸引力的话题了。

 

  距离今年年底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仅剩半年时间,一场云集了全球500多位商界精英的气候变化世界商业峰会在哥本哈根举行。“机遇”成为峰会上提及频率最高的字眼,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开幕式上向与会的数百家世界工商业巨头发出呼吁:全球大企业要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世界经济应向着“清洁与绿色”的目标迈进。面对利润下降、裁员等压力,困境之下的企业要承担起气候变化的责任,这种责任又是否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拖累呢?

 

  对于经济而言,应对气候变化不是拖累而是机遇。为了证明这一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峰会开幕致辞时说:“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明确无疑的挑战,同时也将在下一个世纪里成为商业领域最强有力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这是一个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的机遇”。科学证据已表明,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今后10年内继续不受节制地增加,后果将不堪设想。目前降低气候变化风险的最安全已知途径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于与减排技术相关的商业投资来说,越早动手,商业价值越大。“这是再好不过的机遇,如果科学家们预测正确,那么这也将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潘基文说。他还呼吁在节能、新能源和减排技术方面领先的与会企业成为“排头兵”,促使全球经济向“更清洁、绿色和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赞成潘基文观点的还有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等人,他们在发言中批评了那些以牺牲经济为借口,逃避对气候变化承担责任的企业。戈尔认为,节能、新能源、减排技术等绿色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哪家企业在该领域走在前面,哪家就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哥本哈根气候理事会在会议的第二天发表题为“绿色就业和清洁能源经济”的报告称,开发和使用低碳清洁能源能够创造商机,带来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报告表示,国际社会如果采取合适的能源政策,鼓励对清洁能源进行大规模战略性投资,不仅有利于改善环境,而且能够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丹麦气候与能源大臣康妮·赫泽高也在发言中佐证了报告的观点。她表示,丹麦经济在过去25年里增长了70%,但能源消耗却没有因此增加。所以,各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时,不必担心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等问题。

 

  中国政府也已经预见到了这种新的增长点。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研究拟定新能源的发展规划。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近日说,这次编制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把新能源界定为两个方面:一是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二是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的能源,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车用新型燃料等。

 

  刘琦明确表示,制定新能源规划可以说是“一石三鸟”:一是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加就业;二是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提升中国能源的国际竞争力。

 

  据刘琦介绍,下一步中国发展新能源要着力做好五件事:一是把新能源放在一个战略地位;二是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三是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四是大力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五是创新体制,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同时,有报道说我国将在近期发布海外投资及援建项目的环保指南,以规范“走出去”企业的行为,规避环境及社会风险。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援助项目主要涉及矿产资源开发、石油、加工制造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并集中在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这些地区的生态非常脆弱,容易引起环境问题,随着我国鼓励扩大对外投资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将走出国门,遵守环保指南将有助于这些企业规避环境及社会风险。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北京奥运会已经实现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承诺。而科技创新也推动了我国重污染行业的污染减排从单一治理到过程削减的转变。我国已大规模推广应用了自主研发的燃煤脱硫技术与装备,培育了新能源汽车、LED照明、光谱等新能源产业。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近日表示,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课题已进入“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框架。马燕合介绍说,科技部对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科技重大领域进行了全面部署,加大了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控污减排等重大技术的研发、示范力度,大力开发建设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急需的技术、装备、产品。科技部对此投入的科研经费达到数百亿元,带动了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的科技投入上千亿元。

 

  “清洁能源在创造就业方面明显拥有巨大潜力”。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看到了这一点,中国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并且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并非是负担,相反可能是机遇,如果说中国正在制定的新能源规划是“一石三鸟”,那么应对气候变化同样需要中国慧眼“一石三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挖掘这种潜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