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1月26日  星期日
CN / EN / 微信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宏观规划总回顾
日期:2010-01-20 作者:北京大学教授唐方方

  中国关于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规划,最早要追溯到1992年。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并于1994年完成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中国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96年,中国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2003年中国政府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节能减排必不可少五年一度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规划、实施项目的一个重要工具。五年计划确定政府优先考虑的重大事项,并为日后复杂的实施过程提供基础依据,包括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等内容。随着近年来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节能减排的相关内容已是中国五年计划中必不可少的章节。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左右,并以此作为环境保护及能源工作的主要约束性指标。其中第十二章《优化发展能源工业》中提出了中国“十一五”建设中,要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煤炭能源仍将在将来一段时间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来源。

 

  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分大气、水污染和固体废物三个方面对环保事业作出规划。其中大气污染控制专案主要强调了重点城市大气污染及硫化物污染的控制。在第二十二章《发展回圈经济》的部分,《十一五规划》指出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通过开发推广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通过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实现管理节能,并列出燃煤锅炉、热电联产等节能重点工程。

 

  根据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进一步制定《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在这份环保规划中,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进行了具体量化。《十一五规划》中的主要污染物被具体规定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并规定以2005年为基础,在2010年将排放量削减10%。

 

  《环保十一五规划》同时具体指出了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具体策略。其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控制主要通过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实现,并规定了“十一五”期间所要达到的脱硫装机容量为二亿一千三百万千瓦。在2009年之前,中国大气污染控制主要是围绕热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展开的,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直至哥本哈根会议之前才确定列入中国的宏观规划之中。

 

  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能源方面,国家发改委根据《十一五规划》中「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宏观目标,制定了具体的能源规划。其中包括国家发改委2007年4月制定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8月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及9月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这些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三亿吨标准煤。其中,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一亿九千万千瓦,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一千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五百五十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三十万千瓦。

 

  沼气年利用量达到一百九十亿立方米,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一亿五千万平方米,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利用量二百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二十万吨。

 

  力拓非粮生物燃料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将达到总能源消费量15%。将建成水电装机容量三亿千瓦,风电三千万千瓦,生物质发电三千万千瓦,太阳能发电一百八十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达到四百四十亿立方米,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三亿平方米,生物质燃料五千万吨。同时,中国政府将积极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到2020年形成年替代一千万吨石油的能力。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