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1月11日  星期六
CN / EN / 微信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日期:2010-06-29 来源:新浪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国参事室主办的“2010年中国绿色工业论坛”于6月26日~27日在北京举行。

 

  孙翠华: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发言的题目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非常高兴能参加2010年中国绿色工业论坛,首先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关心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和推动低碳发展的各位来宾致以诚挚的问候。

 

  根据论坛的安排,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实施的政策和行动,面临的形势以及今后将采取的战略举措。

 

  第一部分强化政策和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我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当今世界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各国在积极探索协调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一些发展模式。中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2006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被纳入十一五规划,2007年应对气候变化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了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第六次集体学习,同时在推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全面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第一个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全面开展了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新疆建设兵团,均已完成了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的编制方案,近20个省区颁布了方案,已经进入了实施的阶段。2008年10月和2009年11月,我们分别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9年年度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布了国家方案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进展。

 

  二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将节能减排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信息、航空航天、海洋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加快重点行业的调整和整新,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地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06年-2009年关停小火电6006万千瓦、炼钢落后产能6038万吨、水泥落后产能2.14亿吨,大力发展服务业,在财税、价格、金融等方面,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2.6%,为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比重最高的一年。

 

  三是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可以从源头和生产过程节约能源和资源,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自2008年8月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以来,中国已在钢铁、有色、电力等行业,在废弃物回收、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初现雏形,循环经济在企业、园区和区域,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2008年中国回收利用废钢7200万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520万吨,回收塑料16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四是实施大力推动能源节约和高效的利用,近年来推动建立和落实节能减排评价考核体系,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加快能够充分反应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推进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等工作。十一五前四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4.38%,累计节约能源约4.5亿吨标准煤,通过降低能耗这一项就相当于少排放约11亿吨二氧化碳。

 

  五是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在推动传统化石能源节约高效利用的同时,中国不断加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力度,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地发展水电,积极地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到2008年底,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大水电和核电年利用量约为2.5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8.9%。农村居民有3050万户用上了沼气,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900多万吨。

 

  六是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一系列重大工程。2003年-2008年,全国森林面积净增2054万公顷,目前人工造林面积达62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0.36%,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

 

  七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中国重视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与对话,特别是在推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2010年4月份,重要已累积批准近2500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其中在联合国注册的有830多个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超过2.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如果我国批准的项目都能得到顺利的实施,预计在2012年前可减少2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为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了积极减缓气候变化以外,在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我国也努力探索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在农业领域继续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在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领域,正在制定和实施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对现有森林资源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在水资源领域,我们正探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加大水资源的配置。在海岸带及沿海地区,加强海洋观测的监测和预警的能力,强化应对海平面升高的适应性对策。

 

  第二方面,我国推进低碳绿色发展,既面临挑战,也面临重要的机遇。尽管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在转变发展方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尽管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没有承担绝对减排的法律义务,但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地升温,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是大势所趋,各国围绕排放空间的博弈日趋激烈,对我国形成很大压力。国内来看,我国已经有13亿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短期内不能够改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将继续增长,特别在十一五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后,未来节能减排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特殊的困难,我们更要看到机遇和希望,我们已深刻认识到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顺应世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我们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也面临着战略机遇和诸多的有利条件。

 

  首先,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地位不断地提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偏于粗放,能源资源消耗相对较高,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较快,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明显,能源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这种高排放、高消耗和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深刻认识我国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首次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发展方式不合理的问题进一步暴露,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进一步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成为落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具体的体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我国已经初步具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各地方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稳步推进。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制定并颁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相关工作已逐步展开,我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日益受到各级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重视。不断加大对气候变化的科研投入,积极推进气候友好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应用,以多种方式普及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应对气候变化也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去年我国又明确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并且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些都为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三,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的机遇。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向来看,近年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低碳产业、实现绿色增长,已成为各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共识。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都把加快推进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低碳、绿色的产业发展作为应对危机、夺取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相继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投入,并出台各种政策措施,鼓励低碳产业的发展,低碳的产品市场逐步扩大,高耗能产品市场需求逐步萎缩。发达国家在国内采取措施向低碳转型的同时,对其他国家征收碳关税,限制别国碳排放权的倾向也日益明显,相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将产生巨大影响。这种情况下,我国传统的发展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充分利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契机,将国际产业发展的压力和挑战转化为引导国内市场和相关行业发展的动力,积极研发低碳的技术,发展低碳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和制高点,努力走低碳高效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进一步加大工作的力度,全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落实国务院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目标,我们将坚持全面落实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快推进经济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努力控制温室气体,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低碳产业。二是强化节能行动,提高能源效率。三是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能源。四是加强舆论引导,倡导低碳消费。五是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女士们,先生们,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必须依靠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本次论坛选择发展绿色低碳工业,推动技术应用为主题,凸显了主办单位的社会责任感,相信通过主办方和与会来宾的共同努力,本次论坛一定能够获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