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张永报道 10月9日,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天津会议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9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在本次会议上各国代表充分交换意见,减少了分歧,扩大了共识,为年底的坎昆会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伟表示,总体来看此次会议进展顺利。中国作为承办方,尽到了责任,达到了营造一个好的谈判氛围的目的。通过谈判,各国充分交换了意见,减少了分歧,扩大了共识,为坎昆会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有关记者的提问,苏伟重申了中国关于哥本哈根协议的支持立场。他说,哥本哈根协议是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巴厘路线图的有关原则发展而来,是对上述有关原则的重申和加强。哥本哈根协议确认了公约和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确立了发达国家按照议定书的要求继续大幅度量化减排,要有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减排指标,同时要全面落实巴厘路线图的有关谈判任务。哥本哈根协议体现了领导人关于进一步推动公约和议定书全面有效实施的政治意愿,其本身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性文件,对于推进落实巴厘路线图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对有关媒体和NGO指出中国和巴西阻碍京都议定书工作组谈判的消息。苏伟表示这是媒体的误解。他说:“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比任何发达国家更积极地推动尽快确定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巴西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愿意做出一切努力,来确保尽快完成第二承诺期减排谈判。”
苏伟说,第二承诺期谈判已经进行5年了,发达国家一直在拖延,甚至提出修改议定书,因此,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站出来坚决捍卫议定书。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背离“巴厘路线图”的方向,违反《京都议定书》工作组的授权,都会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坚决反对。
苏伟还回答了记者有关“三可”、中国减排行动等问题。他强调希望美欧做出实际行动,兑现承诺,而不是转移视线。同时他说,不管谈判进展到什么程度,中方都将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选择,更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需要。
根据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秘书处的统计,此次会议注册人数达到3000多人。中国为了保障会议的顺利进行,动员了包括志愿者在内的2000多人开展后勤及各种服务,付出了辛勤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