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1月10日  星期五
CN / EN / 微信
第七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影响评估论坛(FOCRAII)在北京举行
日期:2011-04-06

 

46日,由中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WMO)主办,国家外国专家局、WMO东亚季风活动中心(EAMAC)和WMO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协办的第七届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FOCRAII)在北京开幕。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WMO气候产品和服务专家委员会开放小组联合主席Kiyoharu TAKANO博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北京气候中心(WMO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博士主持开幕式。国家外专局经济技术开发司金建敏副司长、丁一汇院士以及中国气象局有关职能司领导出席了开幕式。矫梅燕在讲话中指出,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提出了构建全球气候服务框架(GFCS)的任务,从加强气候观测和监测、加强气候研究和模拟、建立气候服务信息系统和气候服务用户界面计划等方面发展气候服务。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的提出,是新形势下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必然,将为各国改进气候业务,加强防灾减灾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提供良好的机遇。北京气候中心作为WMO亚洲区域气候中心,未来将以多种形式开展与各国相关部门之间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不断提升北京气候中心对亚洲区域的气候信息服务能力。

 

为提供优质的气候应用与服务,在WMO的支持下,北京气候中心从2005年开始每年定期举办FOCRAII论坛。该论坛为WMO会员特别是二区协的会员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交流季节预测经验的平台,并通过促进气候专家网络化和制作本地区一致的预报使WMO尤其是二区协的会员受益。本次论坛将新增五项内容,即:

1)与WMO第十一届亚澳季风工作组年会联合召开,9位知名国际季风专家将全程与会交流;

2)北京气候中心将对可能影响夏季气候的大气、海洋、陆面因素进行了析,并320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二区协各国气象部门及与会代表,收集各国的反馈意见,以此作为FOCRAII会议的第一阶段。

3)气候服务用户,WMO CCl农业气象工作组和气候应用与服务工作组代表将全程参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事处代表,农业部、民政部有关专家也将参加气候服务用户需求的讨论;

4)与WMO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培训中心联合开展气候业务科技培训;

5)召开第二次BCC 科学指导委员会(SAC)会议,主要讨论长时间尺度(年代际)气候变率对季节或年代际气候预测的影响。北京气候中心科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共11名,分别来自美国CPC/NOAA、地球流体力学实验室、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和夏威夷大学、加拿大环境部气候研究室、英国Hadley CenterECMWF、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韩国首尔大学、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等。

论坛旨在扩大北京气候中心(BCC)作为WMO二区协区域气候中心在亚洲区域乃至全球气候领域的影响,加强BCC能力建设,扩大国际合作交流,深化气候监测预测和影响评估研究及业务交流,履行WMO东亚季风活动中心(EAMAC)、全球长期预报产品中心(GPC)和亚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和评估中心(CEEMA)的职能,做好2011年度汛期气候预测。

46-8日三天的时间里,将围绕季节和年际气候预测、亚洲季风活动、气候监测和影响评价、气候系统模拟、区域气候合作等主题安排了17个特邀报告和33个口头报告并进行研讨,并对WMO二区协成员国国家气象水文局(NMHSs),及中国气象局各区域中心和省(区、市)气象局气候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和科研培训。通过此次论坛,力争逐步建成面向用户的BCC产品使用与反馈机制,让亚洲气象和水文部门的用户更多更方便地使用BCC业务产品,同时根据用户需求不断提高和更新气候服务产品。

 

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共90人,来自亚洲的中国、韩国、日本、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老挝、中国香港和澳门,欧洲的英国和法国,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南美洲的阿根廷等1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气象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的代表(国外和港澳代表共45人);以及来自农业部、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中科院大气所、南京区域培训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所属各区域气候中心的代表(国内代表45人)。(业务科技处  孙源供稿)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