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相比自1903年莱特兄弟首飞以来所有飞机排放的二氧化碳的致暖程度,天空中纵横交错的飞机凝结尾迹在一天里给地球造成的暖化效应可能还要严重。
研究指出,凝结尾迹,即喷气式飞机后面产生的蒸气“白烟”,在消散的过程中具有巨大的连锁效应,会加剧高空吸热卷云的形成。
路透社称,这一发现可能帮助各国政府解决飞机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或者有助于设计出新的发动机来排出水滴或冰降落到地上,从而限制蒸气的产生。
这项研究来自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的专家,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研究预测,凝结尾迹和与之相关的卷云造成的地球净暖化效应在任一时间都达到了每平方米31毫瓦,多于百年来航空业累计二氧化碳排放的暖化效应,后者每平方米为28毫瓦。一毫瓦等于千分之一瓦。现在,每年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有3%来自于航空排放。
但有一个关键的区别是,二氧化碳会在大气中逗留几十年,而一旦航班降落,凝结尾迹造成的变暖很快就会结束。
“你可以很快就消除凝结尾迹。你却无法很快摆脱二氧化碳。”论文首要作者、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的乌尔利克·伯克哈迪特(Ulrike Burkhardt)说。
蒸气“白线”以及与之相关的卷云会阻碍地球表面热辐射的散发,但它们同时也具有遮蔽阳光进而减缓气候变暖的微小反作用。在欧洲部分地区和美国东部,凝结尾迹尤其密集。
“这是在建模和理解凝结尾迹方面的一个突破。”来自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在《自然》杂志上就此发表相关文章的奥利维尔·布歇(Olivier Boucher)说。
他表示,这一发现可能导致空中交通管制变革,比如调整飞机的飞行航线,使之远离空气湿度高、有利于形成卷云的空域。
但问题是,减少凝结尾迹带来的好处可能会被航线延长造成的高燃料消耗所抵消。
他还表示,这可能引发一种新型的发动机概念,力求在水蒸汽离开发动机之前使其中的一部分凝结,这种冷凝水可以大颗冰晶或水滴的形式迅速穿越大气层降落下来。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气候科学家估计,燃料在高空中燃烧对气候的危害几乎是其在地面上使用时的两倍。布歇说,这项研究可能会使这一估计值略有提高,因为其潜在的影响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