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任何公益事业,可能跟低碳经济、低碳理念,都是高度一致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各项行动更是与低碳理念密不可分。”4月26日,在“公益碳踪平台和绿色点亮未来”公益项目启动仪式上,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孙桢分析了公益碳踪项目与当前政府在气候变化工作的关系。
孙桢指出,事实上,很多的低碳的项目和技术,都可以作为公益事业。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开发太阳能技术来促进西部地区建设,比如节能照明工程的建设,既是一些低碳项目,也可以做成公益事业。这就说明了解决全世界的环境问题和解决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是完全可以结合起来的。目前,正需要像公益碳踪这样的项目进一步的激励我们,更加坚定的执行这项工作。
他指出,面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建设公益碳踪平台,从总体来讲,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建设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各种公益项目核算,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我们都知道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年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出台一个多月了,我们正在学习十二五规划纲要,这也反映了中国政府、民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进一步的提高。
孙桢认为,气候变化有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要想明白;二是要说清楚;三是要做得要有效率,落实行动。首先要承认,气候变化是一种既存事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是科学发展的问题。其次要说清楚,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的问题,这涉及到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建设问题。最重要的是行动,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的开展一些温室气体的统一核算,包括在工业领域、建筑、交通各个领域。公益碳踪项目在公益领域进行探索、核算,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建设发挥很好的促进作用。
孙桢表示,希望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启动阶段的一些项目,为十二五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他同时指出,这个工作也是一项提高公共意识的活动,能使大家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和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资源环境问题,具有内在的高度相容性,通过政府、民众、企业、公益组织的共同协作,从而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同时处理好资源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