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最新发布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作物减产、河流枯竭、引发更多干旱和洪水,进而威胁到中国经济繁荣,并对气候变化可能对中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做了阐述。
中国政府在日前发布的《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发出了上述警告。该报告全面、系统汇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有关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研究成果。
报告称,工业及交通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土地用途改变等问题对中国经济繁荣、公众健康和粮食生产构成了长期威胁。中国经济规模在未来数十年很可能赶超美国,由此将造成更加广泛的影响。
日前公开发售的这份报告指出,受持续的全球变暖以及中国地区环境变化的影响,中国面临极端严重的生态和环境状况。
报告称,若无法找到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中国粮食产量到2050年可能减少5-20%,具体程度将取决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形成的“肥料效应”能否抵消粮食减产。
气候变化还将使中国遭遇严重的水资源失衡。多数地区的降水将益发集中在夏秋两季,洪水和干旱发生频率也将上升。
报告指出,中国粮食作物的种植模式将发生改变,中国东北地区的气温上升和降雨增加,很可能促使那里的水稻等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在西北棉花主产区新疆,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可能导致农作物产出率明显下降。
报告预计,直到2030年以后,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才有可能开始减少,到2020年全国减排努力将耗资1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5万亿元用于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