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亚洲到欧洲,不少地区遭遇罕见的寒潮暴雪袭击,甚至创下最低气温的历史纪录。很多人发出疑问:不是老说“全球气候变暖”吗,这个冬天怎么这么冷?“小冰期”真的来了吗?
对全球气候变暖说的质疑,一直存在,面对欧亚地区罕见的寒冷天气,怀疑论者或许又会增加。不过,笔者认为,“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能因为气候的短期波动而影响对其长期趋势的科学判断,目前还难以断言全球气候变暖的长期趋势已经逆转。在经济社会发展、公众个人防灾减灾中,需要注意防范的并不是气候突然由变暖转而变冷,而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很难说一些地区在目前的寒冬过后,会不会随即遭遇酷暑。即便今后数十年全球平均气温真的进入高位“停滞期”甚至有所下降,我们极有可能仍然会像最近几年一样,频繁遭遇极端天气的袭扰――可能是寒流、暴雪,可能是酷暑、高温,也可能是暴雨洪涝、超强台风。评价天气的关键词,或许并非“冷暖”,而是“极端”。
例如,近期欧洲寒气袭人,同属北半球、尚处冬季的北美地区气温却比常年偏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连日出现反常高温,长滩机场气温一度超过30℃,打破了最近40年来的纪录。2010年7月,地球也曾出现北半球酷暑、南半球严寒并存的现象,历史罕见的极端天气不断折腾南北半球,民众饱受煎熬,政府备受考验,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
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观测数据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长期趋势目前并没有变化。全球最热年份榜单上,前13位都出现在过去15年中。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们频繁地遭遇“几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其主要原因在于气候变暖后,陆地和海洋表面的蒸发蒸腾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从而加大了水循环的强度;全球气候变暖增加了大气的持水能力,也就是说,大气中可容纳的水分更多了,降水强度因此加强;另外,气候变暖改变了地球的热量平衡,导致大气环流出现异常,气候规律发生改变,“老天爷”脾气日益古怪,不再“按常理出牌”。
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严峻形势,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欧亚一些地区最近的极寒天气再次提醒我们,天有不测风云,抗御极端天气刻不容缓,我们要站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切实把应对极端天气摆在重要和优先位置。
如何努力适应“老天爷”的怪脾气,有效应对爱“走极端”的天气气候?对政府来说,需要未雨绸缪,加大力度,建设快速有效的气候服务和应急管理体系,强化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急处置,科学制订和实施防灾措施及应急预案,增强应对和防范的针对性、有效性;需要根据极端天气增多趋强的新形势,加强水利、堤防、城市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极端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交通出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公众也有必要防患于未然,注意了解所在地区容易遭遇哪些极端天气侵袭,掌握防灾避险的科学知识,根据天气变化信息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