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植树节,每年的3月12日,被定为我国的全民义务植树节。为何选择春季植树?专家表示,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设立了植树节,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各国无统一日期,不过,一般都选在雨季到来之前植树造林。
树儿成活看天气 怕喝怕风怕低温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专家闵九康教授表示,夏季太热,冬季太冷,而秋季树木即将进入“休眠期”,唯有春季,是我国植树造林、播种绿色的最佳时机。
俗话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闵九康解释,“此时天气逐渐回暖,空气湿度增加,加上苗木这个时候自身水分蒸发小,良好的气候条件最利于苗木成活成长。如果植树前后天公作美来场春雨滋润土壤,让小树苗们尽情吸收充足的水分,那将更利于树苗成活。”
闵九康说,苗木最怕喝了。春天,如果土壤里水分不够,可能直接导致苗木死亡。像是一些长期干旱的地区,土质坚硬,种后土壤干燥,很不利于成活。还有大风,尤其是北方,如果风力较大,势必会加大蒸腾量,不利长根,也降低树苗成活率。
苗木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适宜的水、光、空气、温度等气象条件,其中,气温也是小树苗们能否存活的关键。在树苗栽下后,若白天最高气温达10~20℃,更利于新栽树木扎根;夜晚最低气温为5℃左右,树木呼吸作用减弱,更易于养分积累,增加成活率。但如果气温过高、升温过快,或气温过低,新植树木的成活率都将降低。
中央气象台农业气象中心主任毛留喜介绍,树苗需要一个升温平缓的环境,且在回暖的趋势下,树儿对低温更为敏感,如果遇上倒春寒天气,将可能导致树芽受冷(冻)害,甚至夭折。尽管每年出现倒春寒天气的机率不大,但也要有相关对策,比如推迟树种播栽期,使树苗抽鞘发芽时间避开冷期等。总体而言,春季里气温条件通常比较容易达标,但要提醒的是,植树后需特别注意移栽幼树的防寒。
此外,毛留喜还提到树木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像是杨树、桦树、樟树等,都可杀灭空气中许多致病菌和微生物。一公亩的松或柏,在一昼夜可以挥发30公斤的杀菌素。中国人自古喜欢接近松柏,或许是早有默契了。
应对气候变化 “树家族”可是实力派
说起应对气候变化,最根本的措施就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而“树家族”恰好天生就具备吸收二氧化碳的本领。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认为,减缓气候变化,应充分发挥森林的固碳功能。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同时,森林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据统计陆地生态系统中一半以上的碳,都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所以说,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于减排,植树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有效手段。
闵九康也同样表示,“森林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最重要的生物,森林不仅具有净化空气等功能外,还能有效地抵御或减少雨、旱、风、雹、沙等恶劣天气的侵袭,改善局地小气候。”
有研究表明,森林地区较少林地区降雨量将增加17%~26%;夏季气温可降低4~5℃,而冬季又可提温3℃~4℃;空气相对湿度可增大5%~20%。它所形成的温爽、湿润的小气候,不仅使人感觉舒适,而且促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森林对大气里强对流天气也有减弱作用,因此可减少、减轻强对流引发的暴雨、雷雨大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
由此可见,森林对于地球的气候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为了积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及《林业行动计划》,积极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6年11月8日曾在内罗毕)发起的“全球十亿棵树运动”当中。相信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人类生存的气候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气候是构成这个系统的重要一环。贾治邦表示,植树造林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国家林业局将继续推进造林绿化,扩大森林面积,着力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努力防控森林灾害,不断增加林业碳储量,切实强化林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低碳城市建设呼唤着城市森林
伴随全球变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一股低碳风悄然刮来。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尽管现在不少城市都在走低碳绿色路线,但为何还会出现重度污染天气?专家们纷纷表示,“开展以绿化植树为重点的城市森林建设才是王道。”
北京市园林局造林营林处处长蔡宝军表示,“绿化是城市的基础设施,而且是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它是人类生活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从绿色本身角度首先它能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这方面它的意义非常重大。”
“城市森林不仅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也十分有益。”森林中含大量的“空气维生素”——阴离子,它可以改善人机体神经系统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漫步绿色环境中,让人松弛精神、心情舒畅。同时,城市森林还可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促进地方经济和社区发展,增强城市和周边地区经济活力。“城市森林无形中提升着城市宜居环境和幸福指数。”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曾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以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等。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左右。这仅是一棵树,可想而知,森林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相信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重庆城市森林》,是不少人都向往的城市森林。这座高耸的商业大楼每一层都是一个在平面上弯曲的板,板上放上了树,有的板还在空间上弯成个洞,洞里也长满了树。尽管从可行性上讲,它也许只是建筑师的一个空想设计,却将未来高密度城市景观与绿色自然理想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现出一个绿色立体城市。
的确,大城市需要森林,应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不再是“钢铁森林”,而成为真正的绿色森林。立体绿化权威人士牛健曾表示:“亚马逊雨林面积再大,与我们改善身边环境又有什么关系?关键是身边植树绿化要做好、做到位。”
如何规划城区道路与绿化景观?也许,建设城市森林还有诸多问题尚待研究。但不可置疑的是,大地上多一棵绿树,天空中就少一片尘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绿化我们共同的家园,还城市一个清洁、健康的“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