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20周年,在中央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对生态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加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湿地保护形势如何?面临哪些问题?今后将如何切实推进湿地保护?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主任赵树丛。
为了我们的“淡水之源”“地球之肾”
问:湿地在维护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发挥着哪些作用?中国和《湿地公约》有怎样的渊源?
赵: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宝贵自然资源。中国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被保存在各类湿地中,一公顷湿地每年可去除1000多公斤氮和130多公斤磷,占陆地总面积8.6%的湿地储存着地球陆地生态系统35%的碳,为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湿地因而被誉为“淡水之源”“地球之肾”“气候调节器”和“生物基因库”。
1971年2月2日,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的拉姆萨尔镇签署《湿地公约》。1975年12月21日公约正式生效,宗旨是通过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共同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为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经过40年发展,公约缔约方由最初的7个发展到目前的163个。
中国政府于1992年2月20日正式向公约保存机构——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递交加入书,同年7月31日加入书正式生效,成为公约第67个缔约方。
探索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之路
问:多年来我国湿地保护进行得怎样?这项工作在世界湿地保护中处于什么位置?
赵:我国自然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长期遭受人口急剧膨胀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严重威胁。20年来,经过各方不懈努力,全国湿地保护面积大幅增加,以41处国际重要湿地、55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400多处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尤其是全国许多重要自然湿地得到抢救性保护,很多湿地防灾减灾、供水和净化水质等功能得到维护。青海三江源湿地每年为江河供水600多亿立方米,鄱阳湖、洞庭湖及长江干流湿地增加蓄洪容积130亿立方米,三江平原湿地确保了400万公顷高产农田粮食生产安全。
湿地在满足民生需求、促进绿色增长中也显现出越来越突出的效益。湿地生态种植养殖、生态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做出重要贡献。2010年,全国湿地公园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50亿元。
200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授予中国“献给地球的礼物特别奖”。2004年,湿地国际将首个“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授给中国。2012年,湿地公约秘书长安纳达·特尔格先生称:“中国向发展中国家展示了一条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成功道路。”
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
问:您认为中国的哪些经验对于推动全球湿地保护有借鉴意义?当前我国湿地保护还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赵:首先是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各级政府在湿地保护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强化部门协调,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湿地保护事业。同时,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坚持工程带动,构建全国湿地保护空间格局;坚持开放合作,国际履约和自我完善相结合。
我国湿地保护事业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整体上全国湿地仍面临干旱缺水、开垦围垦、泥沙淤积、水体污染和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等严重威胁,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湿地仍然是最脆弱、最容易遭到侵占和破坏的生态系统。
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问: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已做出部署,今后我国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将突出哪些方面?
赵:今后,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目标,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继续完善湿地保护制度,不断优化湿地保护空间布局,努力扩大湿地面积,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加强领导和宣传,形成湿地保护合力。把湿地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湿地保护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明确和落实湿地保护责任;强化部门协作;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
要加大保护力度,优化湿地保护空间格局,谋划并加大重点生态工程投入。建立湿地保护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湿地保护立法,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湿地资源有偿使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此外,我们将继续积极履行公约义务,着力加强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把合作重点从引进资金为主向以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主转变,并逐步开展对外援助,为推动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