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中国将面临11268亿元的气候资金缺口,相当于2020年中国GDP总量的1.88%。
在本月底气候组织和中央财经大学将共同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策略》报告中,气候组织提供给《第一财经日报》这个数据。
资金缺口一直是中国气候融资面对的一个问题。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此前曾表示,中国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碳强度(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45%,“十二五”期间降低17%,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的15%。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总量下滑的背景下,去年中国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占全球1/4,高达677亿美元(约4205亿元人民币)。但如果想要达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这一数字远远不够。
气候组织称,为实现中国既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中国在2015年和2020年,每年气候变化融资总量目标需要分别达到18636亿元和25650亿元。
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指出,要实现中国提出的减排目标,2010~2020年总共需要新增投资大约1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59亿美元)。目前已有多个研究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资金需求进行了测算,可以确定,实现预定的碳减排目标对中国意味着大量新增的额外投资。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策略》报告分析表明,公共财政投入的持续增长是缓解资金缺口压力、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先决条件。
报告中提出,政府应当启动大量的不同的资金来源,比如国际气候资金、主权财富基金、小额信贷以及吸引机构投资者等。还要加速建立区域碳市场,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民间金融,比如建立国家金融基金、绿色投资银行以及碳交易所。
中国政府应当考虑为清洁燃料提供更优惠的税率,通过市场机制推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行绿色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