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局长 郑国光
今年9月23日至27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十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IPCC第五次评估第一工作组《气候变化2013:自然科学基础》报告。报告全面评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观测事实、人为和自然因素对气候变化的作用、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并针对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给出了核心评估结论,体现了2007年IPCC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以来,国际科学界在气候变化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表明了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理解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该报告将是国际社会气候谈判的科学依据,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的科学基础。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毋庸置疑,未来全球气候仍将持续变暖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毋庸置疑。报告指出,从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大约上升了0.85℃,陆地增温大于海洋,高纬度地区大于中低纬度地区,冬半年大于夏半年。在北半球,1983—2012年可能是过去1400年中最暖的30年。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0世纪中叶以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强度和频率发生明显变化。极端暖事件增多,极端冷事件减少;热浪发生频率更高,时间更长;陆地区域的强降水事件增加,欧洲南部和非洲西部干旱强度更强、持续更长;热带气旋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存在长期增加趋势。
“人类活动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半以上的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结论的可信度超过95%。太阳辐射是地球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人类活动也会给地球系统带来变化,科学界常用“辐射强迫值”来定量描述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作用,正的辐射强迫值表示该因素会导致地球表面和近地面大气变暖,负值则表示会导致变冷。报告表明,与1750年相比,2011年人为因素的总辐射强迫值达到每平方米2.29瓦,比2005年的每平方米1.6瓦高出了43%。此外,科学界还在海洋变暖、水循环变化、冰雪消退、全球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等诸多方面,检测到了人类活动影响的信号,并由此判定,人类活动对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世纪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仍将持续,将继续改变地球系统,带来更多的极端事件。报告指出,与1986—2005年相比,2016—203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将可能升高0.3—0.7℃,到本世纪末将升高0.3—4.8℃,人为温室气体排放越多,增温幅度就越大。
要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必须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认为,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全球二氧化碳的累积排放量。在高排放情景下,人类可能无法实现“比工业化前升温不超过2℃”的预期目标。如果将工业化以来全球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控制在1万亿吨碳(约合3.7万亿吨二氧化碳),那么人类有2/3的可能性能够把升温幅度控制在2℃(与1861—1880年相比)以内;如果把累积排放限额放宽到1.6万亿吨碳(约合5.8万亿吨二氧化碳),那么只有1/3的可能性实现温控目标。目前人类已经累积排放了0.5万亿吨碳(约合1.9万亿吨二氧化碳)。
我国是气候变化的受害国,应更加重视应对气候变化
我国人口众多,气候环境条件复杂多样,气候质量较差,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正处关键时期,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受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日显突出。自1880年以来,我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与全球或北半球温度变化较为一致,但变化更加复杂。上世纪中期有系统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我国地表平均升温幅度超过1℃。
全球变暖造成今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多发频发,近60年极端暖事件显著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4次。今年夏季我国南方遭受高温热浪袭击,影响区域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破最高温度纪录之多均为1951年以来之最。尽管降水日数在减少,但暴雨日数增加了10%,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强度超过百年一遇,造成几十人死亡。近60多年我国干旱的频率和受灾面积均呈上升趋势。本世纪以来,影响我国台风的强度明显增加,平均每年有8个台风登陆,其中有一半最大风力达到或超过12级,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了近一倍。由于天气气候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中东部多数地区霾日数明显增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超过80%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自然系统调节水资源供给的能力降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2.5毫米。
到本世纪末,我国仍将保持升温态势,年降水量增幅超过10%,但夏季降水可能减少。高温、强降水等极端事件将增加。大部分地方积雪日数和积雪面积可能减少,积雪期缩短。沿海海平面将趋于上升。届时,我国粮食、水资源、生态、能源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将面临巨大风险。因此,我国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十分紧迫。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考虑气候承载力和气象灾害风险。
不能因气候变化的学术争论,影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气候变化自然科学领域中存在着不同观点,观点之争有时还相当激烈。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科学界越来越多地在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上取得了更加广泛的基本共识,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结论,是建立在完备的科学理论和坚实的观测数据基础上的,已为国际社会和科学界主流所普遍接受。因此,我们不能以学术争论的存在为由而否认气候变化问题的严肃性和紧迫性,也不能否认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艰巨性和现实性,更不能影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
科学认识IPCC评估报告,着力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
社会各界需要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IPCC最新成果,并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IPCC在发布《气候变化2013:自然科学基础》报告后,明年将陆续发布“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减缓气候变化”的报告以及综合报告。
《气候变化2013:自然科学基础》报告由39个国家的259位作者历时5年共同编写完成,其间经过了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多轮公开评审。
总体而言,该报告比较全面地评估了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成果,涵盖了当前气候变化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前沿问题,客观反映了当今人类对气候变化自然科学的认知水平,代表着国际科学界的主流观点。
社会各界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并以之引导和推动我国科技界创新发展。
同时借鉴IPCC系列评估成果,吸纳有益因素,使之服务于我国实现“两型”社会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科技界应瞄准国际气候变化科学前沿,全方位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和国际话语权。
近年来,我国科学界在气候变化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获得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科技研发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科技骨干,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普遍认同。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气候变化自然科学领域,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大,针对一些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还很不足,甚至存在研究空白。
因此,更需要我们瞄准国际科学发展前沿,特别是针对气候变化检测与归因、气候系统模式研发、气候敏感性等关键科学问题,组织国内力量联合进行科技攻关,进一步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水平,增强我国学术界的国际话语权,为使我国成为科技大国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