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1月24日  星期五
CN / EN / 微信
阜阳: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建设应对策略
日期:2014-08-01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张庆奎 鲁家永 王新泉

  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经历了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并随着气候变暖的持续而不断加深,因此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人类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在2007年6月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13年11月又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阜阳市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此2008年阜阳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建设滨水园林城市的发展目标。在阜阳城区,分布着颍河、泉河、清河等18条河流,大小池塘湖泊点缀其间,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以颍河、泉河为轴,以城区河流和古颍州西湖为支撑,依托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正在倾力打造滨水园林城市,形成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同时,滨水园林城市也已成为阜阳对外交流和展示城市形象的“六大名片”之一,并因此在2011年1月被命名为“安徽省园林城市”,而在2011年底阜阳市又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阜阳市位于淮北平原的西部、黄淮海平原南部,地处北暖温带南缘,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阜阳气候具有南北气候过渡带的特征。与全球气候变化总体趋势相对应,近50年来,阜阳市年平均气温明显上升,自90年代以来变暖趋势尤为明显,由气候变化导致气象灾害发生的强度、频度和极端性都在增加,给阜阳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国家级滨水园林城市建设应对能力,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从适应和减缓两个方面着手应对。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建设和发展将不得不考虑气候因素,如何将气候因素与城市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即如何更有效的适应气候变化?气候可行性论证将为这一问题解决提供了最科学的途径之一。通过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论证,加强城市人口、经济、工业、交通等的气候承载力分析,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进一步缓解或化解气候变化给城市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滨水园林城市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开展城市发展规划、重大建设工程及重要经济开发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一方面能通过分析、评估或者预测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气候条件适宜性、自然灾害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环境产生的影响,有效避免或者减轻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遭受气候灾害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有利于从促进城市化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合理均衡的角度,通过前置性分析论证,还可避免建设规划不当对气候环境造成破坏。如,阜阳市城市水系较多,那么就要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与城市水循环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旱涝发生频率和强度变化的关系,掌握水资源总量自然补给的年季规律,分析水资源变化对人民生活、工业生产、城市交通等方面产生影响,提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又如,研究还表明,城市通风走廊应与其盛行风向越一致,由于盛行风对气候环境的调节能力最强,所以在城市布局规划时可以结合阜阳的地理特点,形成良好的通风走廊,提高城区的空气质量,科学布局居住区和工业区的区位对应。

 

  气候变化,气候及其次生灾害频发,当前科学界主流看法,认为这与人类过度地消耗碳能源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因此加强新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共识,同时也是城市发展走低碳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气候资源作为气候条件中可被利用来产生经济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其突出特点是低碳环保。气候资源综合利用作为城市低碳发展有效途径,在滨水园林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于重点推动,它是通过气候资源环境分析评估,精细化气候资源区划,有效利用风能、太阳能、空中云水资源等气候资源直接或间接转换为清洁能源,用于人民生活、工业生产、城市交通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还应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坚持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煤炭产业升级,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合理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节能建筑,推广绿色建筑;继续加大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城市周边天然林、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重点工程建设,提高碳汇能力。比如,阜阳市地处淮北平原,日照时数较多,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厚,可通过开展增加太阳能转换装置,进一步加强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工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阜阳市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相关产业转移方面,更应注重节能减排工作,把低碳、绿色、环保、节能的发展理念融入到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坚决避免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进来。

 

  滨水园林城市建设作为阜阳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实现途径,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应从更为广泛角度去定位。适应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园林城市,必须使城市发展建立在资源能支撑、环境可容纳、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上。因此,增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对阜阳市建设国家级滨水园林城市,将提供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