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杨晓光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晨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多年生植物物候期悄然改变,由于气候变暖,我国多熟种植北界出现了北移、西扩的空间位移。
气候变暖对我国种植制度界限空间位移有何影响?种植制度界限空间位移将给作物产量带来什么变化?近日,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杨晓光处得到了答案。
变化一:多年生植物物候期悄然改变
2003年,《自然》 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世界生物物种北界平均每十年向北移动6.1千米,62%的物种表现春季提前,物候期平均每十年提前2.3天。那么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多年生植物物候期是否有变化
?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杨晓光说,这种变化是存在的。比如,研究结果表明,在武汉大学,对樱花50多年的物候观测结果显示,樱花始花期显著提前,每十年提前2.17天。在过去的50年当中,一共提前了11.7天;而落花期却有推迟,每十年推迟0.34天,50多年来共推迟1.83天。
这种变化也发生在我国作物物候期的时长上。研究显示,湖南长沙早稻开花和成熟期每十年分别提前6.2天和3.6天,甘肃天水小麦开花和成熟每十年分别提前2.86天和3.30天,春季的最高温度每升高1℃,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提前2.98天和2.15天。
“到2030年,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产量都将有变化。当没有任何技术适应和人类干预时,前人研究发现,只有冬小麦和春玉米将是增产的,而其他粮食作物的产量将降低。”杨晓光说。
“粮食危机犹如无声海啸,需要各国紧急采取措施,共同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 里的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它需要人们在大脑中建立一种意识,想想未来的“口粮”之策。
变化二:多熟种植北界出现空间位移
杨晓光的前辈刘巽浩和韩湘玲曾在1987年做过一张图,就1950年至1980年间中国的种植制度气候区划进行了研究。二十多年后,杨晓光也做了一张图,发现1981年以来的近30年间,由于气候变暖,我国多熟种植北界出现北移、西扩的空间位移。
拿一年两熟种植北界来说,空间位移最大的省市为陕西东部、山西、河北、北京和辽宁;山西、陕西、河北境内不同程度向北移动。一些一年一熟带变成了一年两熟带。
多熟种植界限空间位移北移、西扩是否会带来区域内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变化?杨晓光研究发现,在种植界限敏感地带,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成一年两熟的,农田面积增加,单位面 积 周 年 粮 食 产 量 可 增 加54%至106%;而由一年两熟变成一年三熟的,农田面积增加,单位面积周年粮食产量可增加27%至58%。
“但是,我们研究的是一个潜在的情况,表明气候变暖带来的可能性。实际情况怎么样,还受国家政策、经济、农民积极性、农业效益、水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杨晓光认为,即便如此,从粮食安全角度出发,以上地域也可因地制宜,适当发展多熟种植,充分利用气候变暖带来的有利一面,继而带来粮食产量的增加。
记者后记: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生影响之后,农民会增收还是减产,农作物好不好卖?这样琐碎而实际的问题,也是百姓所关注的。杨晓光说,主动地去适应气候变化,是农民朋友做得比较好的。农民关心两个问题,一是今年有没有灾,他们会询问农业技术人员或气象为农服务人员:今年是涝年还是旱年;二是种什么作物更赚钱,继而进行生产调整。“这种关心,说明农民很聪明。他们对气候变化会主动适应,而不是被动等待和接受。”杨晓光说,近些年,气象部门也很重视农业气象工作。她注意到,中国气象局的农业气象服务,以前是旬报,现在已是周报,这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也是为农服务跟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