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1月24日  星期五
CN / EN / 微信
适应与减缓并重 综合应对气候危机
日期:2014-08-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今年六月以来,南方多地强降雨,导致内涝、洪水等灾害。近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的持续高温天气,又使农作物遭遇罕见旱情。如何应对日益频繁的全球性气候危机?本网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大玮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网:近年,全球灾难性气候频发,其原因究竟是什么?

 

  郑大玮: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天文、地质、气象、海洋等自然因素,也有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因素。

 

  灾害发生的自然因素,最重要的是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和低谷期都是地球上气象比较异常和相对多灾的时期,2014年处于太阳活动11年周期的高峰期。1999年以后全球进入一个地震相对活跃期,气候也容易反常。2003年以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以拉尼娜现象为主,但目前又发生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大气环流格局改变,我国已经出现南涝北旱的形势。总体上看,1998年到2003年是一个灾害高峰期,2004年以后灾害相对偏轻,但从2012年以后受灾面积又有上升趋势。

 

  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方面是破坏了生态平衡,尤其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改变土地利用方式使植被覆盖面积减少,导致全球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并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发;另一方面是带来社会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如超量开采水资源导致对干旱更加敏感,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加重了旱涝灾害,大量使用农药和滥捕滥杀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和病虫害加剧,现代社会高度依赖供电、交通、供水、通信等系统,一旦这些生命线系统因灾破坏,造成的损失要比传统社会大得多。

 

  中国社会科学网:气候因素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变量。气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主要有哪些?

 

  郑大玮:气候作为人类社会和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发展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气候条件称为气候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能源属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能、潮汐能在很大程度上市气候的衍生能源。有利的光照、温度、降水和气体成分组合可促进农业丰收,使人感到舒适并可提高工作效率,彩虹、冰雪、雾凇等天气现象还具有极高的观光价值。但气候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不是一种实物资源,需要通过人们充分认识气候规律及其与生物生长发育、与人们生活及经济活动的关系,才能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实物资源如土地、森林、矿产等都是多多益善,但气候要素却是非线性的,降水过多过少,温度过高过低、光照过强过弱都不好,只有在各种气候要素处于适宜范围且匹配良好时才成为资源。

 

  气候要素出现极端值或在短时间内变化幅度过大都可以形成灾害。如降水过多形成洪涝,过少形成干旱;温度过高造成人畜中暑和作物热害,过低造成冻伤和作物冻害或冷害;风速过大折断树木,摧毁房屋,掀翻航船;完全静风则不利于授粉和植物的光合作用。

 

  由于气候资源具有多变性和相对性。某种气候条件,对于某种生物或某项活动是资源,对于另外一些生物或活动则不利甚至可以成灾。利用生物多样性或调整产业结构和人类活动,可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气候变化对于社会经济有利有弊,近期对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利大于弊,对于低纬度和沿海低地则危害更大。远期影响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大多认为是灾难性的,尤其是海平面大幅度上升将对人口和经济密集的沿海地区带来灭顶之灾。

 

  中国社会科学网:为应对全球气候挑战,金融业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郑大玮: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最大环境挑战和国际环境外交的最大热点。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来,国际社会正在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金融界也在作出自己的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企业节能减排增汇的工程、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项目提供融资。

 

  (2)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活动,促进高排放经济发达地区与低排放不发达地区的合作,筹建中国的清洁发展基金。

 

  (3)积极支持企业开展适应行动,重点扶持气候致贫地区的适应,筹建适应基金。

 

  (4)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积极拓展灾害保险业务,探索巨灾保险的经营模式。

 

  (5)气候变化将带来全球资源、环境与气候敏感产业分布格局的改变,形成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新的不平衡。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商机,调整国际贸易策略,充分利用对我有利因素,减轻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要针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改进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援助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网: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主体,必然处于气候变化挑战的风口浪尖。气候危机将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企业应当如何应对气候危机,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郑大玮:气候变化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高耗能和高排放企业。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必须主动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技术改造,使用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低耗能低排放产业和环保产业则要充分利用机遇加快发展。

 

  高暴露性产业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包括大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旅游业、水利、矿山、供电等。要针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调整工程布局、技术标准、作业时间、工艺和技术等,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环境。

 

  对农林产品高依赖的产业。包括食品工业、畜牧业、农产品与木材加工业等。气候变化会导致农林产品优势产地和产量、品质的改变,要及时调整原料来源地、加工技术和运输、贮藏、销售对策,包括调整国内外贸易格局。

 

  气候变化带来消费习惯改变所影响的产业。如服装业、餐饮业、交通以及某些文化娱乐和体育产业。

 

  其他受气候变化影响相对较小的产业,也要关心气候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重新评估本产业在国民经济产业机构中地位的变化,调整发展战略。也要为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作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网:适应和减缓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对策,减缓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与增汇,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出路。低碳经济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

 

  郑大玮:为应对气候变化,人类除采取节能减排增汇的减缓措施外,还要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与处于后工业社会的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具有利用先进技术的后发优势,但目前发达国家纷纷建立技术壁垒与绿色壁垒,限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我们已经不再拥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曾经具有的全球资源开发机遇与环境容量。虽然我国人均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和目前的人均排放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基数庞大、经济快速发展和迅速城市化,我国近期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还在增加,人均排放量已经超过世界人均,近十年排放增量占到全球增量的大半,环境外交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在国内,能源和许多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高耗能导致的严重环境污染也使人们日益认识到这种不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危害性,内外压力都将促使人们摆脱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转变观念,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固然会增加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成本,限制这些产业的过度发展,但同时要看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是以资源和环境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这笔账总是要还的。节能减排同时还促进了低能耗低污染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总体上看,应是机遇大于挑战,就看我们能否因势利导正确利用。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我们应该做哪些研究和实践探索?

 

  郑大玮:减缓与适应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对策,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目前普遍存在重减缓,轻适应的倾向。这与人们对适应缺乏科学的认识有关。

 

  适应是指针对已经发生和预期将要发生的气候变化,通过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的调整,来减轻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并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某些机遇。

 

  适应是生物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生物和人类都是对气候变化由不适应到适应,从新的不适应到新的适应。

 

  虽然适应行动涉及到所有的人类活动,但只有针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对现有人类活动做出调整或新增的部分才算是适应行动。如没有气候变化人类也需要开展减灾行动,但气候变化带来了灾害发生的新特点和某些新情况,由此对减灾行动进行的调整和新增活动可以称为适应行动。常规的扶贫不能都称为适应,但针对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贫困加剧或新增贫困人口开展的行动则属于适应范畴。

 

  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适应机制。对于简单的非生命系统,适应机制表现为物理意义上的弹性,如外力干扰不超过其弹性阈值,干扰消失后能自动复原。对于生命系统和复杂非生命系统,具有一定的自组织和反馈能力及自发适应机制,在但外界干扰强度超过其自适应机制的阈值时,需要增加人类的支持,否则该系统会瓦解或崩溃。人类系统具有很强的自组织能力,能够利用先进技术与管理,采取有序人类活动来主动、自觉和有计划地适应气候变化,但仍受到科技发展与管理水平的限制。当气候变化与只超过某个领域或产业的适应能力时,就需要采取规避或转移的适应措施。

 

  系统的边缘部分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于气候变化具有特殊的脆弱性。但同时又与外界环境具有活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有可能率先引进负熵而促进系统的正向演替。因此,系统边缘通常应成为适应行动的优先领域和重点。

 

  人们主观上想适应气候变化,但并非任何行动都能起到适应效果。盲目、过度或不足的适应行动往往事与愿违。我们提倡主动、计划和适度的适应行动,既要充分利用受体固有的低成本自适应机制,又要针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当加以人为干预,或增强受体的自适应能力,或改善受体的局部环境。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有些是相对确定的,如气温、海平面、雪线和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基本趋势,有些则是相对不确定的,如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针对相对确定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要采取战略性的适应行动,包括制定适应规划,调整工程技术标准、调整产业结构等;对于相对不确定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要制定战术性的应变适应措施,如气候智能型作物栽培模式、生产与销售策略调整、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预案等。

 

  正确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确定适应行动的前提。气候变化的影响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往往交织在一起,准确区分的工作称为归因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利有弊,不能简单照搬灾害风险分析的方法,应该同时分析风险与机遇,并进行综合评估。在分析影响时,不能只考虑环境因素的强度,更要重视对气候变化受体脆弱性及对机遇利用能力的分析。

 

  关于适应气候变化的机制、技术途径等的研究还刚刚开始,需要加强适应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的适应行动开展。

 

  虽然目前适应理论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但还应该看到,由于的国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和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适应实践。问题是已有的适应行动大多是自发和分散的,需要去发掘和提炼。我们不能等到适应的基础理论完善后再去总结,许多理论的形成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目前需要针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和不同产业分别开展示范行动和示范区建设,逐步构建区域性、领域性和不同产业的适应技术体系,并筛选和编制适应技术清单。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由国家发改委等九个部、委、局联合签署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已于2013年11月发布,这是指导我国各个领域适应行动的指导性文件。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适应战略,必将有力推动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开展,并在适应领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