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1月24日  星期五
CN / EN / 微信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宣讲团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解读报告
日期:2014-09-17

    9月12日,由IPCC第一工作组(IPCC WG1)联合主席、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率队的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IPCC AR5)宣讲团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解读IPCC AR5的重要内容。国家气候中心三位科学家张华研究员、高学杰研究员和姜彤研究员分别作科学报告。参加此次宣讲团的科学家还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翟盘茂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董文杰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领导蒋建清、管兆勇、牛生杰、江志红、闵锦忠出席报告会。

  秦大河院士作了题为《气候变化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介绍了IPCC AR5 WG1研究的主要亮点结论和“未来地球计划”。报告指出,更多、更长时间序列的观测证据证明了全球气候系统正在变暖: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的因果关系达到95%,气候变化已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在未来,全球气候将持续变暖,为全球带来广泛的影响和风险。秦大河院士认为,为实现本世纪末2℃的温升控制目标,能源供应等部门应有重大变革,及早走上系统的、跨部门减排战略下的全球长期减排道路。因此,应当坚持低碳经济、低碳发展,全面开展“未来地球计划”。

  翟盘茂研究员作了题为《观测到的全球大气和地表气候变化》的报告,对WG1第二章的内容进行了解读,重点介绍了温度、降水、极端事件、热带气旋和风等变化趋势。张小曳研究员就“IPCC AR5气溶胶-云对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评估结论”进行了解析,重点讲解了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和反馈机理。张华研究员作了题为《人为和自然辐射强迫》的报告,定义了辐射强迫的概念,指出了辐射强迫对气候变化的意义,介绍了辐射强迫的因子及其变化。高学杰研究员解读了“IPCC AR5长期气候变化的模拟和预估”等,对情景、集合和不确定性,气温、水循环、冰冻圈、海洋的变化,以及气候稳定性、气候变化的持续性和不可逆性进行了报告。董文杰研究员作了题为《气候现象及其与未来区域气候变化的关系》的报告,阐述了发达/发展中国家碳排放的历史责任及减排贡献、国际贸易排放转移的影响、发达/发展中国家硫排放的历史责任等问题。姜彤研究员作了题为《风险纳入到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 》的报告,他介绍了风险概念引入对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适应的作用、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关键、风险以及风险管理与气候可恢复力发展路径等。

  专家报告结束后,宣讲专家与校师生进行了广泛讨论,就IPCC AR5最重要的研究进展、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极端事件、气候变化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数值模式对降水的模拟、未来IPCC AR6有可能的研究方向等深入交流。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