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1月24日  星期五
CN / EN / 微信
第44期多国别考察暨全球气候服务框架实施研讨会召开
日期:2014-09-22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9月22日,第44期多国别考察暨全球气候服务框架(GFCS)实施研讨会在京开幕。图为参加会议人员合影。庄白羽 摄影

 

 

中国气象报记者郝静 张永 庄白羽 通讯员徐相华报道 9月22日,第44期多国别考察暨全球气候服务框架(GFCS)实施研讨会在京开幕。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副局长沈晓农,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候服务框架办公室主任菲利普·卢西奥、教育和奖学金处处长因卡·阿德巴约和汤加气象局局长、世界气象组织五区协(西南太平洋地区)副主席奥法·法阿努努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郑国光对考察团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自2009年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召开以来,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的实施取得了实质进展。从早期的全球气候服务框架高级别专题组到政府间气候服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国都积极参与其中,为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理念发展、组织机构建立以及资金和人力支持等作出了积极贡献。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气象局已经开展了气候监测、预测、影响评估等与气候相关的研究和服务。目前,中国正大力发展自己的气候服务系统即中国气候服务框架。这一框架不仅涵盖中国的气候研究和业务活动,同时也为区域和国际层面的气候相关业务提供支持。目前,中国已承办了世界气象组织的18个区域或国际业务中心,其中包括全球长期预报制作中心、次季节到季节预测项目对档中心等。

  郑国光表示,中国气象局将继续支持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的实施工作,并为需要帮助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气象设备、人员培训等援助。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加强合作,共同提高气候服务能力。

  菲利普·卢西奥对中国气象局为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的实施及本次多国别考察活动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气候服务对于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小岛国及最不发达国家在制作和提供有效的天气气候信息方面能力有限。这些国家提高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参与国际交流,分享各国经验。中国气象局利用气候科学信息为众多社会经济部门提供了针对性的服务,在开展气候服务方面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这正是本次多国别考察的意义所在。

  奥法·法阿努努代表此次考察团成员对中国气象局对发展中国家的帮助及对全球气候服务工作作出的贡献表示赞赏和感谢。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更好地学习有价值的经验,提高气候服务能力,在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的实施方面取得更有效的成果。

  开幕式后,沈晓农从中国气候特点、中国气象局组织结构、气象服务体系、未来发展前景及国际合作事务等方面对中国气象局的气象服务概况进行介绍,并回答了各国代表的提问。

  来自缅甸、巴基斯坦、尼泊尔等9个国家气象部门的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考察团将依国别进行国家报告,研讨气候服务。考察期间,各国代表将参观中国气象局直属业务单位,赴北京、湖北和上海气象部门进行气候服务考察学习。此次活动将于9月30日结束。

  据悉,自1976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已经举办了43期多国别考察活动,有超过120个国家的400多位代表参加了考察活动。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