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1月24日  星期五
CN / EN / 微信
城市规划应重视气候变化影响
日期:2014-11-13 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采访人:王敬涛

本期嘉宾: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邵益生

 

  日前,一项全球性城市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在基础城市规划中考虑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不过,只有少数城市能够将其纳入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中。

 

  我国是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13年年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气象局等9个单位联合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将城市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首个重点领域,凸显了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特殊意义。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3%,在城镇生活的人口超过7亿。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干旱、雨洪等极端天气频发,不但影响了公众日常生活,也给城市运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提醒我们,开展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刻不容缓。

 

  9月5日,由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和亚洲开发银行共同组织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相关负责人在会上透露,发改委以及财政部等多部门正在联合起草《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将建立一批低碳试点城市。

 

  气候变化对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水安全和环境安全两个方面,还与城市建筑物的建设标准、道路规划等方面有关。

 

  就城市水安全来说,气候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强度和频率,并改变了水资源的空间格局,由此带来供水安全问题,加剧了城市内涝风险。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逐渐增多,如降雨天数减少,单次降雨量增多,这就加剧了城市积水内涝的状况。就环境安全来说,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近年来雾霾的增多,这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在城市规划中,气象条件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一个城市的空间布局尤其是产业布局必须考虑风向问题。过去,经常使用的是风玫瑰图。风玫瑰图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它是依据多年平均统计的某一地区各个风向和风速的百分数值,按一定比例绘制而成的。

 

  现在,城市规划考虑的不仅是简单的风向问题,还要考虑城市的大气流场特征,此时,风玫瑰图就显得“力不从心”。已有许多城市开始研究大气流场与城市布局、建筑物、道路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探索用仿真模型来模拟评估建成后的气候环境,优化规划方案。

 

  在经历过多次“城市看海”,“雾、霾围城”后,公众越来越关注天气、气候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过去,我国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对气候变化的考虑存在不足,大多停留在对以往气象参数的统计分析上,缺乏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见性。今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施行,首次明确了城镇内涝防治设计标准。根据新标准,关于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特大城市为50年到100年,大城市为30年到50年,中等城市和中小城市为20年到30年。这就意味着,特大城市内涝防治设施至少应能抵御50年到100年一遇的暴雨。

 

  对于城市防涝而言,排水设施固然重要,却并非唯一。城市防涝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开发、土地利用、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和应急救援等各个方面。即便是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有好的规划引导、正确的技术路线、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合理的建设时间,而这一切目前都还有所欠缺。

 

  同时,虽然暴雨容易引发城市内涝,但对于水资源紧缺的城市,如何充分利用暴雨带来的雨洪资源,无论是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还是在未来城市规划、建设层面上,都是需要研究探索的重大问题。

 

  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区别在于,内陆城市主要受到气候波动带来的影响,而沿海城市除了受到气候波动影响外,还面临着因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威胁。

 

  气候变暖除导致海平面上升外,还会间接带来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等灾害。我国沿海城市正实施“向海拓展”的发展战略,应充分考虑到目前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控制“围海造地”的合理规模,避免“过度临海化”和“过度工程化”的倾向。

 

  针对气候变化影响最突出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地下综合管网、城市水资源保障,排水和内涝防治等方面,应更加重视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要研究制订更科学、适应性更强的技术标准,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提升对极端天气的应对保障能力。即将开展的低碳城市试点建设也应为在我国城市中全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探索和积累经验。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