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李一鹏 苗艳丽 庄白羽报道 11月24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综合宣讲会在中国气象局举行。本次宣讲会基于IPCC AR5的结论,重点介绍了AR5综合报告的背景、内容,阐述了综合报告的发布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的借鉴意义。宣讲会提出,应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将气候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
IPCC中国政府首席代表、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中国科学院院士、IPCC AR5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秦大河以及IPCC AR5第三工作组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分别以“科学认知气候变化,高度重视气候安全”“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全球气候变化减缓目标:全球和中国”为主题作了报告。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沈晓农主持宣讲会,来自不同部委、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宣讲会。
综合报告的核心结论是: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明显的;人类对气候的干扰越大,面临的风险就越高;人类可以采取措施限制气候变化,建立一个更加繁荣、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郑国光提出,应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科学认知气候变化,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将气候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确定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资源、生态、能源、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郑国光作主题报告。庄白羽 摄影
郑国光说,我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多重挑战,气候变暖对我国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重大工程安全、经济安全等领域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10%,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约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0%,居世界第一,能效亟待提高。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和我国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面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任务,郑国光提出,应充分借鉴和应用IPCC AR5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吸纳有益因素,坚持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并重,以加强风险管理为切入点,减少和管理气候变化风险,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推进各行各业实现低碳转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秦大河作主题报告。庄白羽 摄影
秦大河作报告时提出,应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的契机,深刻改变发展和治理理念;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增强国家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等。姜克隽重点介绍了“2℃的升温目标”的累积排放空间,分析了全球长期减排的路径和技术可行性选择以及开展国家部门开展合作的路径选择。
姜克隽作主题报告。庄白羽 摄影
据介绍,综合报告于当地时间11月2日在丹麦哥本哈根正式发布,展示了自2007年第四次评估报告以来气候变化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基础、气候变化的风险、在可持续发展和公平等原则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建议,以及国际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路径和政策、技术选择等。与前几次评估报告相比,此次综合报告的亮点在于进一步夯实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并重问题,强调了全球长期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建立更为合理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另外,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将于2015年召开,届时各国将就2020年后的国际气候制度进一步谈判,综合报告的结果必将对谈判结果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