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发布后,其主要内容和重要结论,对加强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引起各国高度重视,制定相关应对政策和措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也带来诸多启示。11月24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接受媒体采访,就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重要内容进行解读。
核心结论:人类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面临风险越来越高
郑国光介绍,IPCC本次评估报告与历次相比,特点在于进一步夯实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评估更为客观。其核心结论一是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二是人类对气候的干扰越大,人类所面临的风险就越高;三是人类可以采取更多的措施来限制减缓气候变化,可以建立一个更加繁荣可持续的未来。
气候变化是不容置疑的一个事实。从1880到2014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85℃。1983年-2012年是北半球140年来最暖的30年,也是1850年以来也是最暖的30年。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水资源、生态系统、粮食生产、人类健康等领域,已经检测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此次评估报告继续支持了人类活动是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的结论。这是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排放和自然排放的二氧化碳对地球系统贡献和累积的结果。最终的结论表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一半以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此次评估认为这个结论的可信度在95%以上。气候变化已是不争事实,未来温室气体的持续排放将导致气候继续变暖,将会带来更为广泛的影响和风险。
最大亮点:首次用气候风险评估气候变化影响
报告第一次用气候风险来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以气候风险为切入点,提出了减少和管理气候变化风险的一些基本的途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并重的理念和行动的重要性,为推动有效管理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渠道提供一些方法和途径。
没有普适性风险管理的措施,适应行动必须根据不同国家的国情因地制宜。我国可以通过采取积极主动的适应行动,通过加强调整和管理人类的活动,减少和管理气候变化的风险,有效减缓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不利影响。
去年,我国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明确各个行业和各个地区要采取相应的适应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降低气候变化风险。加强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努力提高应对极端事件的能力。
全球气候变暖以后极端事件的特征更为复杂,气象灾害增多增强,但是其增加程度不可预知。风险管理的理念,就是根据未来气候变化,把一些可能发生的极端状况和各种气候风险划分等级,然后根据不同的风险程度考虑采取何种方式来应对。
另外,我们还要积极推进提高各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水平,大力发展低碳能源,优化能源和产业结构,来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过快的势头,这与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致的。
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
2度温控目标一步步在倒逼人类给这个蓝色星球许下一个绿色未来。全球长期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早已是大势所趋。
我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并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我们同时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多重压力,所以十八大提出要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这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决策要求。我们要加大力度科学应对气候变化,要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由我们国家的自然环境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我国人均的碳排放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12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是7公吨,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的40%了,并和欧盟持平,所以无论从总量还是人均排放来说,我们未来在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减缓气候变化所面临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面对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式和我国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的工作。习总书记特别指出:“应对气候变化,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的。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的要求。”今年国务院常务会曾专题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需要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节能减排,促进我们的发展。
气候安全是其他安全的重要前提:要从战略高度来重视
气候变化导致的风险在我国也不断加大。气候变化对我国国家安全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重大工程安全等一些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气候安全的理念。气候安全指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不受气候变化威胁的状态。作为一种全新的非传统安全,气候安全是我国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国家安全体系中其他安全的重要前提,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需求,是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保障。
所以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气候安全问题,把气候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来考虑。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的中长期安全目标,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资源、生态、能源以及城镇化建设、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
中美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大国责任和外交承诺
最近中美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计划到2030年左右,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并要努力早日达到峰值;到2030年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我们的目标是2020年达到15%,2013年达到了12.3%,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越高,对我国新能源包括其他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压力就越大。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这也表明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也反应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负责任的政府,在积极履行外交承诺。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是我国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下的决心,真正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鲜明态度,国际反响甚好。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鼎力联合,引导了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开始,我们态度鲜明,决心坚定,对明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新的国际气候制度信心在握,如此参与国际治理,展示了大国风范、自信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