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12月23日  星期一
CN / EN / 微信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分会——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在津召开
日期:2015-10-19

    2015年10月14—15日,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国家气候中心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在天津联合举办了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分会。分会围绕气候变化的监测、检测和归因;气候变化预估、影响评估和气候服务;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学;低碳发展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四个领域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会议以特邀专题报告及自由投稿专题报告(口头报告及墙报交流)的形式开展,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巢清尘研究员主持了特邀报告;刘洪滨与周波涛研究员分场主持了其他专题报告。来自多家单位的特邀专家、参会代表等百余人听取了本分会场的报告。

    分会特别邀请了六位国内外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领域顶尖专家作现场报告。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以“冰冻圈科学、气候变化与冰冻圈地缘政治学”为题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气候变化与冰冻圈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和前沿性问题;中国工程院杜祥琬院士作了题为“应对气候变化,给力低碳发展”的指导性的精彩科学报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详尽介绍了“从我国大气气溶胶污染与控制想到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天军研究员深入地剖析了“气候模式的敏感度与气候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徐华清研究员全面总结与阐述了“我国低碳发展的战略目标、政策导向及制度设计”;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隽研究员的报告充分展示了我国在低碳发展与能源转型方面的战略性研究结果:2020—2022年达峰,能源排放;2020年达峰,包括水泥和钢铁排放。

    分会场邀请了中科院、高校、国家、省、市(县)气象局等多家单位的40多名代表参会并作口头报告和墙报交流,展示了我国专家学者在气候变化科学和低碳发展战略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经过综合评审,评选出优秀论文和优秀墙报各5名,分别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二名。何超(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的“全球变暖将导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还是减弱?”一文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夏杨(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全球变暖背景下观测的ENSO特征改变”一文荣获优秀墙壁一等奖。

    分会期间,各位代表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领域的研究工作及进展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达到了学术交流、加强沟通的目的,此次会议是一次创新发展、成果丰硕的会议。

秦大河院士作特邀报告

杜祥琬院士作特邀报告

张小曳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周天军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徐华清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姜克隽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本分会墙报交流现场

本委员会主席与获奖者合影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